大凌河之战是中国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战争之一 , 是明朝与后金之间的战争 。小编整理了一下 , 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 , 快点来看看吧 。
明崇祯四年八月 , 在关外辽东 , 明朝和后金之间展开了一次会战 , 史称“大凌河之战” 。
这次会战的起因是明朝要重筑大凌河城 , 以屏蔽锦州 , 后金当然不干 , 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来搞拆迁 。
此前袁崇焕就曾两次试图重筑大凌河城 , 但均被后金军队破坏 , 这次也不例外 。
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的最终结果是明军惨败 , 战败的原因中有一项是采用了不当的战术 , 本文就聊聊这个事 。
明军负责修筑大凌河城的主将是祖大寿 , 还有巡抚丘禾嘉(跟祖大寿不和 , 孙承宗建议把他调走 , 圣旨已下 , 但接替他的人暂时没到)监督配合 。
根据《明史·丘禾嘉传》中的记载 , 本来 , 城中有士兵近三万人 , 其中包括祖大寿直属的精兵四千 , 负责修筑城池的班兵一万四千 , 以及负责保护筑城顺利进行的石砫土兵一万 。
但在后金军队袭来之前 , 明朝内部的一次政治斗争 , 导致这近三万士兵离开了一半 。
当时 , 丘禾嘉在朝中的后台梁廷栋(曾在袁崇焕被抓后担任蓟辽督师 , 随后入朝任兵部尚书 , 一力主张修筑大凌河城)被罢免 , 明朝又说不该修大凌河城 , 要追责 。
丘禾嘉吓得赶紧撤了 , 还带走了一万石砫土兵 , 及班兵四千 , 《明史·丘禾嘉传》中记载:
文章插图
工垂成 , 廷栋罢去 。廷议大凌荒远不当城 , 撤班军赴蓟 , 责抚镇矫举 , 令回奏 。禾嘉惧 , 尽撤防兵 , 留班军万人 , 输粮万石济之 。
因此 , 当后金军袭来时 , 大凌河城中只有兵一万四千左右(还有商人、家眷等万余人 , 总共城中有三万余人) , 其中万余士兵战斗力不高 。
而后金军队的数量 , 各类史书中的记载有很多差异 , 满、蒙联军总计约三万 。
显然 , 即使不计较明军和后金军的单兵战斗力的巨大差异 , 也是敌我力量悬殊 。
祖大寿当然知道打不赢 , 在后金军队用壕沟合围大凌河城之前 , 他率部突围四次 , 均告失败 , 最后 , 只能在后金军队的壕沟围城中闭门待援 。
大凌河城中的粮食不多 , 随时会被后金攻破 , 能否得救 , 就要看当时已经赶赴锦州的明军辽东统帅孙承宗的本事了 。
而后金军队在皇太极的指挥下 , 把大凌河城用壕沟围住后 , 也开始围而不打 , 坐实了要围城打援 。
大凌河城被围困十天后 , 明军开始动了 ,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内 , 明军从锦州四次出兵救援大凌河城 。
其中 , 首次出兵两千 ,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出兵六千 , 最后一次是尽出精兵四万(前三次救援时 , 这四万人还没有赶到锦州) 。
结果 , 明军的四次救援行动全部失败 , 每次都败得相当惨 , 最后一次的四万大军还全军覆没 , 将领除吴襄等二、三人外 , “(主帅)张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 , 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 。
随后没多久 , 祖大寿见被救援无望 , 粮草断绝 , 杀掉拒绝投降的副手何可纲 , 开城向皇太极投降 , “大凌河之战”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 。
从整个战争的过程看 , 明军在救援大凌河城时 , 显然是犯了兵家大忌 。
明军的战斗力本就不如后金军队 , 还采用添油战术 , 逐次增援 , 没有集中兵力和强大的后金军队决战 , 以获取更大可能的胜利机会 。
虽然集中兵力也未必打得赢 , 但这种添油战术也让老帅孙承宗备受指责 , 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一大污点 。
后人在复盘“大凌河之战”时 , 也会很疑惑 , 孙承宗也是老谋深算 , 并非不知兵 , 他肯定也知道后金的围城打援的打算 , 以及明军战斗力跟后金军队的差异 , 可他为何还要分批出兵救援?
- 崇祯励精图治为何没能挽救衰落的大明朝呢?
- 刘裕为什么要大肆屠杀司马皇族呢?
- 彭城之战的经过如何?为什么刘邦会惨败?
- 古代打仗骑兵战斗力有那么强吗 骑兵战斗力会不会被夸大
- 网卡的功能有哪些 网卡的功能
- 养哈士奇一年了特别瘦
- 养哈士奇的5大伤心难受的事
- 金毛养的真好
- 家用摄像头安装教程 摄像头安装步骤
- bgm是什么意思 egm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