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空城计中,司马懿为什么不先派个士兵去刺探一下敌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摆出破绽百出的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不执意进攻?】很多人并不认为司马懿看破了空城计,那么我们就从司马懿的反应来好好分析一下,看看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空城计主要发生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当时诸葛亮趁曹魏正在和东吴较劲之际,率军攻击陇右,成功地拿下了陇右三郡,搞得曹魏震动 。诸葛亮的想法是趁机占领整个陇右,扩充蜀汉实力,为日后的北伐做铺垫,而曹魏这边,自然也是不愿意放弃陇右的,所以他们派出了司马懿前来救援!
听闻魏军前来救援,诸葛亮力排众议,让马谡去守卫街亭,迟滞魏军救援的步伐,结果这个马谡,虽号称有大才,结果却是纸上谈兵,根本不根据实际情况来,不当道下寨,反而跑到山上去扎营,最终被司马懿轻松击败 。街亭丢失,意味着诸葛亮有被断后路的风险,所以诸葛亮只能无奈地宣布让众人撤退 。结果他们刚刚退到西城县,司马懿就杀了过来 。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司马懿带来了15万军队,而诸葛亮手中只有2500人,无论是打还是逃,诸葛亮都是输,迫于无奈,诸葛亮使出了空城计,最终成为一代经典!
原文: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
文章插图
听闻司马懿大军杀到,诸葛亮自知走投无路,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于是设下了空城计,而这个计谋便是让军队隐匿在城中,连同旌旗全部收拾下来,各家各户都关起门来,禁止百姓走动,营造出一种空城的画面;之后再在各个城门安排二十个士兵去打扫街道,自己亲自跑到城楼抚琴 。事实上,站在我们正常人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这个空城计其实还是有不少漏洞的,不过这个计谋最终真的骗住了司马懿,使得司马懿望风而逃,令人震惊 。
空城计最终以司马懿的败退而结局,这给了许多人震撼,让大家对诸葛亮的崇拜无以复加,大家都认为诸葛亮乃是天神一般的人物,竟然能够想出这么逆天的办法 。然而随着近现代网络的崛起,大家交流的增加,关于空城计的疑惑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了,其中以这个问题最为受到大家的关注,那就是在空城计这一章节中司马懿为啥不派士兵前去探查敌情呢?要是司马懿随随便便派个一两万人去进攻一下,那么诸葛亮不就露馅了?
事实上,司马懿之所以没有这么干,并不是因为他被诸葛亮的计谋给骗住了,相反,他是因为看破了诸葛亮的计谋,知道这是一座空城,所以才会选择主动撤退!很多人疑惑,司马懿怎么会知道这是一座空城?既然他知道空城,又为何会撤退?
文章插图
司马懿“笑而不信”
要说为何司马懿会知道西城乃是一座空城,我们可以从司马懿的反应来推敲 。
诸葛亮摆出空城计后,司马懿的前锋军已经杀到了城下,看到大门洞开,城内无人,诸葛亮却坐在城门上这种奇怪的场景,司马懿的前锋军都被吓到了,他们也吃不准这是不是诸葛亮的计谋,所以不敢进去,只能派人去通知司马懿,让司马懿来做决断!而司马懿听说了这种情况后,根本不怎么相信,于是他决定亲自前来查探一番!
原文: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
司马懿的先锋军反应是非常正常的,碰到这种奇怪的情况,他们必须得先向司马懿这个统帅请示一下,不然万一出了差错,就是自己的责任了 。而接下来司马懿的反应,却让人非常疑惑,因为他的反应是“懿笑而不信”!试问一下,司马懿在笑什么?他为何不信?这里我们就要看一下诸葛亮的这个空城计了!
在三国演义中,两军作战,经常使用伏击的打法,当年诸葛亮就曾经用过这种办法对付曹军,火烧新野就是大摆空城,让曹军杀进去,最终达到伏击曹军的目的 。按照正常的思路,此时如果诸葛亮想要伏击司马懿,那么他的最佳策略就是大开城门,营造一副丢盔弃甲的画面,引诱司马懿军队冲进城里去,然后关门打狗 。可真实的情况却是诸葛亮坐在城头,城里虽然看似无人,但是门口却有百姓打扫,这简直就是欲盖弥彰啊!
- 在诸葛亮等人劝刘备称帝时,费诗又是怎么反对的?
- 为何马岱适合潜伏在魏延身边,执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
- 诸葛亮在北伐曹魏时,为什么要坐着四轮车出战?
-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是否符合诸葛亮的战略规划?
- 诸葛亮在荆州已经具备一定影响力,为何说自己是布衣?
- 诸葛亮为什么和诸葛恪关系不好,甚至还看不起他?
- 诸葛亮做了16年军师到底帮刘备做了什么
- 刘备临终时跟赵云说了什么连诸葛亮都不能听
- 诸葛亮死前认为魏延会造反,是因为什么?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