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目前核酸检测结果整体真实可信 “假阴性”情况积极改进

1月24日,重庆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市长但彦铮通报称,11月24日0—14时,全市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2037例(含转归病例318例) 。
23日,重庆市报告新增感染者7548例(不含由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的298例),较22日增加682例,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5.9万例 。
专家分析:本轮流行的奥密克戎BA5.2存在气溶胶方式传播

重庆目前核酸检测结果整体真实可信 “假阴性”情况积极改进

文章插图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邱景富介绍,重庆市本轮疫情从11月1日发生以来,疫情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传播链复杂,新增感染数量居高不下,疫情形势异常严峻,防控难度巨大 。
【重庆目前核酸检测结果整体真实可信 “假阴性”情况积极改进】邱景富说,通过对部分流调数据以及部分阳性核酸结果的分析发现,此次流行株奥密克戎BA5.2在传播方式与以往流行株有不同的一些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人体感染初期病毒载量较大,核酸检测结果循环数阈值Ct值低,多数感染者Ct值在10-20之间,表明感染者在感染初期携带病毒量较大,携带量大意味着有更多的传播可能;第二个特点就是,有流调证据表明,本轮流行的奥密克戎BA5.2存在气溶胶方式传播,较以往传播方式中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而言,气溶胶传播更容易在潮湿、密闭、拥挤的空间快速传播并能快速导致大量人群感染 。
针对本次流行株奥密克戎BA5.2的传播流行特点,全面分析疫情发展态势,市委市政府决定采取坚决果断措施,自11月12日0时起,对中心城区实施全域协同防控,打响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 。
十多天来,这场歼灭战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出现了“3个下降”:一是每日感染者环比增速逐步下降,用每日初筛阳性人数分析,每日环比增速从11月12日的23%下降到了11月23日的12% 。二是社会面感染者占比逐日下降,从11月12日的62.65%,下降到23日的7.2% 。三是有效传播指数(Rt值,也就是一个感染者平均能够传染的人数)稳步下降,采取全域协同防控后,中心城区有效传播指数(Rt值)从11月11日一个感染者平均能够传染1.82人,逐日下降到11月22日的1.14人;如果有效传播指数继续下降到小于1,新感染人数就会越来越少,最终会终止疫情 。
邱景富说,根据流行病发展拟合S型曲线分析,用累计数据反推新增数据,我市拟合累计曲线R2=0.999,新增数据曲线R2=0.959,感染人数高度符合规律 。用发展曲线分析,我市实际新增感染数据已于近日达到峰值 。从这几天实际感染数据看,新增感染人数仍在高位波动,前期疫情防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说明采取措施是正确有效的,疾病蔓延趋势逐步得到控制 。但仍处关键的吃劲紧要期,需要全社会持续共同努力,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特别是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十分关键、十分重要 。
重庆:目前全市核酸检测结果整体真实可信,请市民放心会上,市政府副市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分指挥长、综合办公室主任但彦铮就“市民对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提出了一些质疑”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复 。
重庆目前核酸检测结果整体真实可信 “假阴性”情况积极改进

文章插图
但彦铮说,核酸检测是一个成熟的、国际通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出人体内新冠肺炎病毒的有效手段,是目前判定阳性感染者的国际标准,又被称为判断阳性的“金标准” 。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隐匿性,绝大多数的无症状感染者,都是通过核酸检测来发现和识别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核酸检测是疫情“早发现”的一个关键环节,必不可少 。
但彦铮称,本轮疫情中,我市在中心城区开展了多轮次的区域核酸检测,大家都想在第一时间知晓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同时也对核酸检测质量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反映了一些诸如核酸检测误差等问题 。
核酸检测误差问题归纳起来有技术偏差、操作失当和违法行为三种情况 。技术上,大样本检测单个结果有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但这是极少数的案例;操作失误,肯定也存在,检测量很大,操作方法、环境影响会产生结果误判;个别人和机构违规违法行为,这是恶意犯罪行为,在国内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
但彦铮介绍,以上第一、第二两种情形可能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因为新冠患者存在“窗口期”,排毒量较少,感染者接受采样时,检测不出来或者检测结果达不到阳性判定标准,过了几天采样检测的时候才能够检测出来,成为所谓的“假阴性”;还有一种是“假阳性”,主要是试剂在样本采集、上机检测过程中受到污染,检测结果阳性,重新采样复核后确定为阴性 。第三种情况,就是违规违法行为等引起检测结果差错,这是法律责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