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企大市”的改革突围( 二 )


如何“展翅高飞”?强强联合成为新的出路 。
2019年,上海汉辰表业集团以增资扩股与产权转让相结合的方式,成为海鸥表业的控股股东 。
混改带来的是聚变增效,借助汉辰表业在设计、销售渠道、品牌升级、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海鸥从联手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到推出年轻人喜爱的游戏联名款,开始与高人气热点紧密相连 。
“混改以来,海鸥经营业绩连年攀升,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利润增长53%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杰表示 。

一个“国企大市”的改革突围

文章插图
推动混改,是天津着眼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关键一招 。
但从全国多地实践看,混改难度不小 。“哪些企业适合,引入什么样的资本,职工利益如何保障,都是混改需要妥善把握的问题 。”张勇说 。
“三个首创”——首创性建立职工安置风险保障金机制、首创性推进国企混改全过程监督、首创性实施混改“后评价”,确保了天津国企混改行稳致远 。
2017年以来,天津累计完成17家市管企业混改,带动792户所属二级及以下企业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其他22家市管企业所属111户二级及以下企业实现混改,累计引入外部资金约1758亿元 。
“在混改过程中天津始终守住‘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妥善安置、扎根天津发展’的底线,重点围绕‘引资、引智、引制、引业、引治’,一企一策,科学谋划,稳妥推进 。”天津市国资委改革处负责人表示 。
混改不仅让困境企业破局,也让传统企业增效 。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在国内半导体领域称得上技高一筹,但也存在不少国企都存在的“通病”,决策周期长,市场响应慢,很多项目从动议到拍板长达一两年时间,难以跟上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速度 。
“混改后决策效率更高了,认准的项目,从谈判到落地缩减到两三个月;高管中‘80后’干部占到六成以上,干劲十足 。”TCL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TCL中环总经理沈浩平说 。
2020年混改后,中环集团次年便实现营业收入421.1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多,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三倍多,企业人均产值达到1000万元 。
天津市国资委二级巡视员洪全印道出了他的改革观察:“国企混改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的同时,盘活了存量国有资本,使国有资本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能够持续发挥引领性作用 。”
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2021年原天津市管企业混改后,营业收入比混改前增长81.2%,净利润增长455.77%,混改后企业在津累计上缴税金超270亿元 。
一个“国企大市”的改革突围

文章插图
改掉“旧产业”突出“长板效应”
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档案室,保存着一张发黄的证书,上面写着“发字第一号”“发明人:侯德榜”“发明名称:侯氏碱法”……这是1953年颁发的“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 。
作为我国制碱工业摇篮和近代化学工业策源地,百年前一路走来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和很多国有企业一样,也不得不直面下属一些企业亏损问题 。
“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会消灭企业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将改革第一板斧砍向了低效业务,全面清理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 。
瘦身之后,效果立竿见影 。2021年,渤化集团16户亏损企业减亏幅度达到60%,其中8户重点亏损企业全部扭亏为盈 。
“国有企业发展遭遇困境,很大原因来自摊子大,很多项目和产能缺乏市场竞争力 。”高楠说 。
该舍的坚决舍,不再“放到篮子都是菜” 。在国企改革中,天津推动百家“僵尸企业”、千户低效无效企业清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
作为天津国企发展实业的一面旗帜,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面对转型期阵痛和压力,锚定先进制造业方向:参与投资的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天津市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圆满完成对天津鲲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轮融资,打造天津高端物联网制造企业的新名片……去年,改革后的泰达控股资产盘活现金流达到200亿元,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8.7% 。
在口罩成为稀缺品的疫情初期,中国人使用的每3个口罩里,就有1个滤芯来自我国主要熔喷布生产商——泰达控股旗下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