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民国物价:广州的产业工人买单车需三月工资( 二 )


论购买难度,现在工薪家庭买一辆国产入门轿车就跟玩似的,而民国时期却没有完全国产的自行车 。截至1949年,即使是在自行车制造工业最为发达的上海,也没有一家车厂造得出齿轮、牙盘等关键零件,大家只能生产车架、车把、链条、鞍座、脚踏、辐条,核心部件仍需从美国进口,然后再配以国产零件,组装成一辆号称“国货”的自行车 。正是因为不能完全国产,所以售价昂贵:一辆普通自行车的售价相当于一个苦力三年的工资、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一个技师一年的工资、一个中学高级教师半年的工资 。
乍听上去,民国时期的单车好像并不算特别贵——现代白领攒几年工资可以买一部汽车,民国苦力攒几年工资可以买一部自行车,差不多嘛!其实不然,因为民国工薪阶层的绝大多数收入都要拿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不欠债就等于祖上烧高香了,再想攒钱难比登天 。等买过了口粮、交过了房租,就不太可能攒钱买自行车了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咱们现代人买汽车可以分期付款,民国人买自行车则享受不到这一便利,所以购买难度要更大一些 。
再从拥有数量上看,现在一线城市即使做不到常住居民每家每户一辆汽车,或许也达到了几户一辆的水平 。而民国时期呢?
截至1936年,广州市区常住人口一百二十万,自行车不到七千辆,将近每二百人拥有一辆车;上海市区常住人口一百六十万(如果计入农民工则在三百万人以上),自行车一万二千辆,平均每一百三十多个人拥有一辆车 。
由此可见,民国的单车比今天的汽车还要稀缺得多 。稀缺到什么地步呢?1930年,一个在北京做保姆的女士回到老家河北,向她的老姐妹吹嘘她在京城见到了自行车:“两脚一动,轱辘就会转,好像是画儿上的那个哪吒 。”老姐妹听了两眼发直,直念阿弥陀佛 。可见内地省份很多人从来没见过自行车,遑论购买 。
3 买单车要办牌照,拥有者被划归到富人的圈子
由于单车的昂贵和稀缺,所以买单车的人也就被政府划归到了富人的圈子,所以政府要通过向单车征收捐税的形式“劫富济贫” 。1931年,广州市公用局发布公告如下:
本市自用及营业脚踏单车二十年牌、照,由今日起开始换领 。仰各单车车主一体知悉,务于本年四月一日起至月底止,依期驶车来局,听候查验,照章缴费,换领二十一年牌、照,方准行驶 。一经逾期,定必照章执行处罚 。幸勿违延,切切此布 。
通过这份公告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单车跟汽车一样要办理车牌和驾照,一样要去车辆管理部门办理年审 。如果没有车牌和驾照,如果没有通过年检,是不准上路行驶的 。要是你非要上路呢?被交警逮到一定罚钱 。
1942年,上海伪政府出台《取缔脚踏车暂行罚则》,明确规定了单车无牌照上路的处罚细则:
已领号牌而未钉挂者,罚国币五元;
已领执照而未携带者,罚国币五元;
牌照全无者,罚国币十元,仍须至公用局登记,领取牌、照,并向财政局缴捐后方准行驶;
借用他人牌、照,蒙混行驶者,罚国币十元,并将所借牌、照没收,仍须至公用局登记,领取牌、照,并向财政局缴捐后方准行驶;
行车执照与号牌号数不符者,罚国币五元;
伪造牌、照者,将原车没收,车主依法究办 。
此处所谓“号牌”,即经政府编号的车牌 。此处所谓“执照”,即今日所说驾照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自行车上路就无需驾照,只需登记上牌或在车身上打一处钢印编号 。到了今天,连登记上牌和打钢印的政策也都完全取消了,随便从哪家买一辆自行车,随时可以上路行驶 。可是民国时期既要车牌,又要驾照,两者缺一,就要罚款,如果伪造车牌和驾照,甚至还有可能被交警没收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