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杨修被曹操所杀,而司马懿则平稳过渡,他们两人的差异在哪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
杨修和司马懿属于不同类型的两种人,杨修是一个自负的文人,而司马懿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
文章插图
杨修之死的两种说法
杨修之死,历来有两种说法:
其一,说杨修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害死了自己 。此话怎讲呢?他的小聪明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杨修的身份并不低,他是杨震的玄孙,杨秉的曾孙,杨赐之孙,杨彪之子 。杨震当过司徒、太尉;杨秉当过太尉;杨赐和杨彪都当过司空、司徒、太尉 。
所以,杨修出身于世代簪缨世家,与袁绍一样,也是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 。但是,自打曹操出现后,特别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什么四世三公,在曹操眼中都得跌份 。
据《后汉书·杨彪传》载,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杨彪被免去职务;十一年,所有因“恩泽”而封侯的人,都被削去爵位,杨彪也在其中 。
所以,到曹操掌权时,杨家没落了,要想保有一份基本的体面,就不得不向曹操低头 。因此,杨修对曹家人都很巴结 。
杨修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爱揣摩别人的心思 。如果他是一个谈判专家,在谈判桌上肯定有用武之地,但他不过就是一个文秘,却老爱揣测“圣意”,揣测也就罢了,他还非要说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以此显示他的聪明 。
有这么几件事情:
据《后汉书·杨修传》记载,他在上班时间喜欢往外跑,但是又怕曹操有事来询问 。于是每当他外出时,他都要事先揣测一下曹操的心事,然后把答复写在纸上,让侍从转交 。后来,曹操知晓了此事,此后便看着杨修不顺眼了 。
在《世说新语》里的版本是,有一次,他要外出,就把几件事的答复写好,然后交给了侍从,并吩咐说,如果丞相有事令传出,就按这个次序一一作达便可 。
但没想到的是,一阵风刮来吹乱了纸张的次序,侍从也搞不清了,于是就胡乱地呈给了曹操 。曹操一看,文不对题,必有猫腻 。
于是,他招来杨修一问,遂知杨修这小子还有这能耐应付他 。此后,对他颇为不满 。
文章插图
再有还是在《世说新语》的记载,说曹操去看新建的相国府,看后让人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杨修一看秒懂,马上叫人把门拆了重建,因为“门”里有“活”是个“阔”字,曹操是嫌门造得太大了 。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还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酥糖 。曹操只吃了一口,便在盒子上写了一个“合”字交给众人 。众人不解何意,杨修接过来就吃,一边吃,一边说,不就是“人一口”嘛 。
如果说上述这些都是小事,无伤大雅,那么涉及军情就是大事了 。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率大军进攻汉中,准备和刘备大决战 。哪料刘备据险不出,搞得曹操进退两难 。
有一天,部下身他请示军令,曹操答曰:“鸡肋” 。杨修知道后,立马开始收拾行李 。大家问他这是做什么,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魏王这是要打算回家了 。
杨修猜得没错,但之后不到半年功夫,他的脑袋也搬家了 。
从上述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杨修的确是聪明人,但他的死也的确不排除“聪明反被陪明误”的可能性 。
文章插图
其二,也有人认为,杨修死开于曹丕与曹植的夺位之争 。这又是如何说呢?
杨修一般被划入曹植阵营,曹植也非常看重杨修的才华,“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他也的确帮过曹植 。
比如曹操经常考察两个儿子,杨修就替曹植预先想出许多问题,然后写好答案 。这样一来,曹操若有事询问,只要把准备好的答案交上去就好了 。但曹操也是鬼精鬼精的,后来知道此事出自杨修之手,更对杨修没好感了 。
再如,据《三国起·曹植传》载,曹操故意令曹丕、曹植到邺城办事,但又暗中通知门卫不放行 。杨修早就猜中了曹操的安排,于是就事先告诉曹植,说如果门卫不放行,你就杀了他出城 。
结果,曹植出了城,曹丕没出去 。但实际上,曹操出此一计,不仅是察看兄弟俩的才能,还要看他们的德性 。曹植表面上赢了,但却给曹操留下残忍的印象,而曹丕反而以仁厚的形象胜出 。
- 解密:中国开国皇帝的发小为什么大多活该被杀?
- 解密:魏武帝曹操选择杀死秘书杨修的真实原因
- 三国有一人智谋比肩诸葛亮司马懿对他大加赞赏
- 曹操为何要杀杨修?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啥
- 司马懿有多厉害:一句话就让关羽的脑袋搬了家
- 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司马懿为何总是选择避战呢?
- 司马懿能造反成功,是因为曹睿安排的托孤大臣太少的原因吗?
- 在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交手中,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是怎么回事?
- 孟达也算是曹魏的将领了,为什么司马懿还要讨伐他?
- 司马懿为何压制着自己内心的渴望,直到七十岁才发动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