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会在马谡身上看走眼?这真的不怪马谡

君子以行言 , 小人以舌言 。
——春秋·孔子
古人云:“为治以知人为先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 , 治理国家 , 要以了解、识别人为首要的事情 。可以说 , 非知人不能善其任 , 非善任不能谓知之 。这句富有哲理的良言 , 意在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 , 而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 。所以 , 得人之道 , 在于识人 。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的重要性都看得非常清楚 , 他们产生了极为相近的一种共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 , 人民安居乐业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完善 , 就不能不识人 。总之 , 国家兴亡 , 务在得人、用人 。帝王之德 , 莫大于知人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即帝王的作用 , 没有比识人更为重要的了 。如果一个国君 , 有贤不知 , 知而不用 , 用而不任 , 这是一个国家不祥的表现 。我们不妨再用三国时候的故事做例子:
蜀国的皇帝刘备在生命弥留之际 , 诸葛亮等一些贴身大臣入宫探病 。刘备担心孔明重用马谡 , 所以在垂危之际 , 还特别叮咛 , 问诸葛亮说:“丞相认为马谡这个人如何?”诸葛亮说称得上是英才 。因为马谡与诸葛亮等一起随刘备入蜀 , 他才气过人 , 好谈兵 , 深得诸葛亮器重 , 视之如子 。而马谡也将诸葛亮当做父亲一样 。尤其是马谡曾给诸葛亮出过一些好计谋 , 在诸葛亮南征时 , 马谡向他献了“攻心为上”这一战略方针 , 使得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 使南人不复反 。
但是 , 刘备认为马谡言过其实 , 所以不可重用 。因为马谡虽然熟读兵书 , 但缺乏实战经验 , 故他谈兵时未免夸夸其谈 , 不大切合实际 。因为战争千变万化 , 作战者要善于从实际出发 , 不能拘泥于兵书的只言片语 。如果做参谋还可以 , 但是如果让他独当一面 , 则难以胜任 。
事实的确如刘备所料 。马谡之失 , 正是失在“言过其实”上 。不信我们来看以下的一段话 , 看看对于如何防守街亭的事情上 , 马谡与其副将王平有何差异:
王平主张“就此五路总口下寨 , 却令军士伐木为棚 , 以图久计” , 而马谡却说“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 , 四面皆不相连 , 且树木极广 , 此乃天赐之险也 , 可就山上屯军” 。
王平说:“参军差矣 。若屯兵当道 , 筑起城垣 , 贼兵纵有十万 , 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 , 屯兵于山上 , 倘魏兵骤至 , 四面围定 , 将何一军以保?”
马谡大笑说:“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 , 势若破竹 。若魏兵到来 , 吾教他片甲不回!”
王平说:“今处此山 , 是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道 , 军士不战自乱矣 。”
马谡说:“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 , 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当百可也 。吾素读兵书 , 丞相诸事尚问于我 , 汝奈何相阻耶!”
从以上的对话可以看出 , 马谡以兵书为由 , 王平以实践为据 。通过描述马、王两人的争论 , 突出了马谡纸上谈兵的形象 , 也指出他致败之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