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在生死存亡时选择逃跑的历史大人物们( 二 )


南北朝时期,白马将军陈庆之曾经创造了灿烂的个人神话,带领几千兵马,转战几千公里,护送元灏归魏 。然而世事无常,转眼之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了白马战旗曾经的荣耀,他只能逃窜,甚至于伪装成和尚,才最终回到自己的母国——梁朝 。
明代唐寅,当试图谋逆的宁王找上门来的时候,一生颠沛,不甘心做别人棋子的唐伯虎选择了装疯卖傻,最终逃过了宁王等一干人的眼睛,他得以最终逃离再次身陷囹圄的险境 。
清朝末年,面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已经开始为逃跑做好万全准备的时候,谭嗣同,这位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铮铮男儿,坚定地选择流血牺牲,期望用自己的血渍惊醒世人 。而面对袁世凯称帝,素来受袁世凯恩宠的蔡松坡(蔡锷)选择了逃走,并且最终在云南起事,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让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最终黯然退场 。
多年以后,有一位作者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惟一的好方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 。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这算得上是为逃走所做的最完备的注解了 。这个人是鲁迅,据说他是国民党暗杀黑名单上的第一人 。他曾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他依然想要逃走,那么急切,那么自然,那么智慧绝伦 。
我欣赏这样的一份从容,即使是逃走,也该需要一个理由,中国历来就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教训,那么面对形形色色逃走者,我们也该用这一条去一一对应 。只不过,逃走或者留下,在很多人看来实际上就是和哈姆雷特的生死之问一样,总会是一个千年纠结的话题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