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控制
1.生态防治加强通风管理实施变温管理法 。即晴天上午晚放风 , 使棚温迅速升高 , 当棚温升至31~33℃ , 超过33℃再开始放顶风 , 31℃以上高温可降低病菌孢子萌发速度 , 推迟产孢 , 降低产孢量 。当棚温降至25℃以上 , 中午继续放风 , 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 , 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中午也要打开通风口换气 。
2.加强栽培管理定植时施足底肥 , 促进植株发育 , 增强抗病能力 。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 , 集中烧毁和深埋 。
3.药剂防治严格掌握防治适期 , 发病初期开始喷药 。有效药剂有40%施佳乐、65%万霉灵、50%速克灵、50%扑海因 。7~10d一次 , 连喷3~4次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在始发期施用下列烟剂:疫霉净、特克多、10%速克灵 。
番茄晚疫病Late
番茄晚疫病是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1847年在法国首次报道 。该病发病后扩展迅速 , 流行性强 , 如遇7~8月多雨季节病害极易发生和流行 。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 , 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 。
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 , 初为暗绿色或灰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 , 边缘不明显 , 扩大后病斑变为褐色 。湿度大时 , 叶背病健交界处长白霉 。
茎:初呈水浸状斑点 , 病斑呈暗褐色或黑褐色腐败状 , 很快绕茎及叶柄一周呈软腐状缢缩或凹陷 。潮湿时表面生有稀疏霉层 , 引起病部以上枝叶萎蔫 。
果实:主要危害青果 , 病斑呈不规则形的灰绿色水浸状硬斑块 , 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云纹状 , 边缘明显 , 病果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长少量白霉 , 迅速腐烂 。
病原
病原为致病疫霉(Mont.) de Bary , 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菌丝在寄主间隙生长 , 以少量的丝状吸器吸收寄主养分 。孢囊梗无色 , 单根或多根成束从气孔长出 , 具3~4个分枝 。孢囊梗膨大呈节状 , 顶端尖细 。孢子囊单胞无色 , 卵圆形 , 顶端有乳状突起 。卵孢子不多见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 。孢子囊形成最适温度为18~22℃ 。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的最适温度为10~13℃ 。相对湿度达97%以上时易产生孢子囊 , 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都需要在水滴或水膜中才能萌发 。病菌可危害番茄和马铃薯等多种茄科植物 。
发病规律
越冬:主要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 , 或在冬季棚室栽培的番茄上危害 , 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 。
传播:孢子囊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
侵入: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
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 引起病害流行 。
发病条件:低温高湿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 。在相对湿度95%~100%且有水滴或水膜条件下 , 病害易流行 。因此 , 降雨的早晚 , 雨日多少 , 雨量大小及持续时间长短是决定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 。田间地势低洼 , 排灌不良 , 过度密植 , 行间郁蔽 , 导致田间湿度大 , 易诱发此病 。凡与马铃薯连作或邻茬地块易发病 。土壤瘠薄 , 追肥不及时 , 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 , 或肥力不足 , 植株长势衰弱 , 会降低寄主抗病力 , 均利于发病 。此外 , 番茄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
- 红番茄小丑鱼 番茄小丑鱼可以养几条
- 番茄小丑鱼可以养几条
- 夏季这些礼物最吸引人 送什么小礼物最吸引人
- 鸡蛋的最佳储存方法是什么 鸡蛋的最佳储存方法夏季
- 夏季护肤小常识英文 夏季护肤小常识 夏季生活护肤小常识
- 夏天吃什么菜最好养生 夏天吃什么菜
- 茄组词二年级上册 茄组词
- 茄子皮有没有农药,用不用削掉?
- 夏季柯基犬饲养有什么原则
- 夏季雨天好钓鱼用什么饵料 夏季雨天好钓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