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家和宠物交易市场内,养殖户在展示准备出售的宠物狗 。采访人员 李宇佳 摄
清晨6点半,太阳初露,沉寂一夜的城市刚刚苏醒 。
而在辽宁鞍山高铁站西北方向的一处市场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
数百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内,仅余下两条供一人行走的通道,通道两侧平均半米宽的摊位上摞满了大大小小的宠物笼,泰迪、柯基、曼基康、金渐层……一只只经过精心梳洗的“毛孩子”在这里格外兴奋 。
有人观赏,有人询价,有人拿起手机直播,人声与犬吠猫叫声交织在一起,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和他人的对话 。
这里是位于鞍山市经济开发区的家和宠物交易市场,每逢周一、周四,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和“铲屎官”们都会汇聚于此,为自己的宠物圈“添丁进口” 。
文章插图
作为全国闻名的宠物犬类养殖和交易基地、全国重要的观赏鱼市场,以及中国观赏鸟的重要繁育和交易地区之一,鞍山的宠物交易对接全国20多个省份,年交易量超百万只,拥有超10亿元的年交易额 。
宠物,正在这座以钢铁为历史底色的城市里,创造新的发展亮色 。
借“宠”消“愁”,探出新商机
在电影《钢的琴》中,二十世纪90年代,东北一钢厂下岗工人陈桂林为谋生,组建一支乐队奔波在红白喜事当中 。随着一声轰鸣,工业基地里的烟囱被定向爆破,那些曾经的车工、木工、焊工、铸工走出工厂大门,探寻人生新的篇章 。
鞍山宠物市场的兴起,离不开这段沉重的历史 。
文章插图
来自鞍山市商务局市场建设科的吴莲回忆,二十世纪80年代,鞍钢工人“有钱也有闲”,养猫养狗是为了打发闲暇时光 。随着90年代末鞍钢附企大量下岗工人被推向社会,曾经的宠物成为精神慰藉;而渴望再创业的工人们也在养狗中琢磨出了生意经,从“铲屎官”化身为“创业者” 。
马淑芳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1988年,28岁的马淑芳卖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只狗 。“那个时候流行养京巴,因为养的人不多,所以品相上乘的狗价格不菲 。一只京巴换一套房子、一辆车的传奇也都真实存在过 。”马淑芳回忆说 。
当时的马淑芳还在鞍钢有着稳定的工作,因为喜欢狗便养了一只,没想到还能赚钱 。靠卖狗挣得第一桶金后,她给自己买了一枚市价3000元的金戒指,而当时的平均月工资也只有30元上下 。
没几年,下岗潮轮到了马淑芳头上 。为了养家糊口,她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宠物养殖中 。从最初的京巴到后来的博美、松狮、比熊、吉娃娃,如今她家的一楼小院中同时养着30多只狗 。
“养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当时铁西区下岗工人多,市场附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 。”鞍山市铁西区八家子宠物交易市场经理杜彪说 。
鞍山人的“养狗潮”,也离不开当时中国宠物经济逐步启蒙的大背景 。
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许多城市将“禁养”改为“限养”、亚洲宠物展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宠物经济加快发展,许多养宠主流人群开始为宠物赋予情感角色,通过宠物让生活更加丰富 。
文章插图
面对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鞍山的宠物经济悄然聚集 。一开始没有规范的市场,饲养者们就集中在五一路立交桥附近的批发市场旁,借着市场的人气,在近百米的地段上叫卖交易,来自周边地区的商贩也将成色好的宠物售往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