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这句成语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而这句成语背后的故事,相信国人也都知道一些,但是好多历史也许并不是大家理解的表面那么简单,关羽大意失荆州背后还隐藏了一些罕为人知的秘密 。
关羽指挥不当,终致地失人亡
关羽首战于禁告捷,使荆州军处于主动地位 。在此情况下,关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误认为固守樊城的曹仁已成瓮中之鳖,“有必破之势”,因而不是集中兵力迅速歼灭曹仁主力于樊城,反而分兵南下,渡过汉水,“遣别将围魏将吕常于襄阳”,并派遣游军进至许都附近的郏下 。使本来兵力就不雄厚的荆州军更加分散,结果是樊城也攻不克,襄阳也打不下,导致军卒疲惫,士气低落 。
关羽所犯的致命错误,是其得知荆州失陷的消息后,不顾一切,冀图夺回南郡 。江陵、公安并非羽军战败而丢失,而是傅士仁、糜芳二将投降所致,吴军兵不血刃而得二城,未损一兵一卒,士气正旺 。更为愚蠢的是,关羽在退还江陵的途中,还“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责问其违背同盟 。吕蒙乘机展开攻心战术,“厚遇其使,”并使其“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 。”使者回营后,羽部下“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遂使“关羽吏士无斗心 。”
《江表传》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关羽对发生于春秋时期的战例几乎是一无所知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越王勾践乘虚派兵攻入吴都,“虏吴太子友,……吴人告败于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 。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于幕下 。”夫差诛杀信使灭口,所为何来?很显然,为的是怕走漏消息,动摇军心 。关羽如果稍有头脑,封锁消息都来不及,何至于派遣使节至吕蒙处 。关羽所率的数万大军在返师途中并未被吕蒙攻击,而是边走边溃散,等到走麦城时,“兵皆解散,尚十余骑 。”这是何等拙劣的军事指挥,可见朱大渭先生评价关羽是“千古名将独一人”的论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
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同东吴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反目成仇,那么他与部属的关系又如何呢?关羽北攻襄樊,留守江陵与公安的是糜芳和傅士仁 。然而,关羽同这二员承担守御大本营重任将领的关系极为糟糕,并由此酿成糜芳、傅士仁叛变投敌,拱手献城于吕蒙的惨祸 。
《关羽传》载:“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 。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 。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可见,由于糜、傅二人的叛变,吕蒙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南郡 。
其实,关羽北攻襄樊前,并不敢掉以轻心,他对荆州的守御还是作了精心安排 。首先,“羽讨樊而多留备兵,恐(吕)蒙图其后故也 。”其次,关羽在江陵、公安的沿江地带修筑了许多“屯候”,一旦发现敌情,即可举火,施放狼烟 。第三,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为防范吴军的进攻,大筑江陵、公安二城,将其建成内外套城,形成坚固的两道防线 。而且江陵距樊城只有350里,当时轻骑一昼夜行300里,只需一天多即可赶回 。所以,尽管吕蒙巧施计谋,“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但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作注曰:“屯候虽被收缚,使糜(芳)傅(士仁)无叛心,羽犹可得闻知也 。”可见,只要糜芳、傅士仁坚守城池,不投敌叛变,关羽迅速返师,与江陵、公安的守军前后夹击吴军,关羽与吕蒙孰胜孰负尚难逆料也 。
- 1956年林家宅37号神秘事件之谜真相是什么样的
- 扫地僧和张三丰之间的关系如何
- 揭秘陶谦在真实的历史里实力究竟如何
- 金石为开的上一句
- 最好的诠释是什么意思 诠释是什么意思
- 公元元年是耶酥出生的那一年 公元元年是哪一年
- 巨型泰迪属于禁止养的狗吗
- 抓鸭子的梗是一种朋友间聚会小游戏 抓鸭子是什么意思
- 属马的养泰迪狗能带来好运吗
- 饲养柯基犬的几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