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兴亡皆女人两人经历相似但结局相反

清朝兴也女人,亡也女人 。在清朝统治史上,初期的孝庄太后和末期的慈禧太后,都是了不起的政治家 。可以说,二人的存在,都直接决定了清朝争取长达四五十年的命运 。这两个女人,虽时隔两百余年,然而政治经历又何其相似,但结局大相径庭 。
孝庄影响皇太极、顺治和康熙三代,见证了清朝日益兴盛;而慈禧联系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陪伴着清朝走向衰亡 。
先说孝庄太后 。孝庄,原名布木布泰,来自蒙古科尔沁部,13岁嫁给皇太极 。皇太极即汗位后,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又称西宫福晋,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后来的顺治帝福临 。
《孝庄秘史》中刘德凯版皇太极和宁静版庄妃
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驾崩,庄妃得小叔子睿亲王多尔衮妥协、力助,扶其子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顺治十八年世祖驾崩,皇三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尊为孝庄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病逝 。
而慈禧太后呢?慈禧,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叶赫那拉氏,16岁年入宫,咸丰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 。咸丰六年(1856)生后来的同治帝载淳,封懿妃,次年晋懿贵妃,居西宫 。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驾崩,与孝贞显皇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后联合慈安太后,得小叔子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1875年同治帝崩逝,绝嗣,慈禧择其侄载湉继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 。慈安死后慈禧独专大权 。1908年11月,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3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去世 。
孝庄虽没有像慈禧那样进行垂帘听政,但在顺治一朝、康熙前期,她都是两任皇帝最好的政治导师 。孝庄和慈禧二人都是由西宫偏妃得力于小叔子帮助,母凭子贵,走上皇权顶点,由圣母皇太后变太皇太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决定了清朝的走向 。
不仅如此,她们在做妃子时,便显示出了充分的政治才干 。
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下令将洪押至盛京,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 。皇太极自知,数十万清军、数百万清人是无法完胜数百万明军、数千万明人的,要想赢得这一场战争,就必须收服洪承畴这样的大才 。谁料,洪不屈,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 。
永福宫庄妃主动请缨,亲自劝说,“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 。此事广为流传,后世也多有作品演绎,有小说《清史演义》称庄妃用美人计把床下办不了的事情床上办,有电视剧《江山风雨情》说庄妃借学习儒家经典拜师洪承畴套近乎的,但详细记载并不见于正史,真实性学术界尚有争议 。
而慈禧工于书法,为其干政准备了先决条件 。咸丰帝时,南有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北有英法联军入侵京津一路向西,内忧外患,让本来体弱多病的他心力憔悴 。于是,咸丰帝常口授,让懿贵妃代笔批阅奏章,且允许她发表意见 。
1860年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一役失利,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懿贵妃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为此触怒咸丰,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奕?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懿贵妃深以为耻,劝咸丰废约再战 。只因咸丰病危,只好作罢 。
不仅如此,孝庄和慈禧在后世之君任期内,体现的政治价值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