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常用名字,台湾名字的由来( 三 )


附注:
大员:
荷兰人在大员的公称处成为度量衡的权威 , 以此为交易的准绳 , 称为大员尺、大员斤 。在中国沿海的商人对外交易若以大员尺斤为计算标准 , 可免去不少的麻烦 , 尤其是与外地人交易时比较有公正性 , 大家也乐於使用 。久而久之「大员」的涵义已从局部指今日「台南地区」扩张到泛指使用大员尺、大员斤的荷兰占领地区 , 如台南、凤山、沪尾、鸡笼 。
想问下 , 在台湾常用的度量单位是什么?

台湾常用名字,台湾名字的由来

文章插图
(一)长度
名称 台丈 台尺 台寸 台分
换算 1台丈=10台尺 / 1台尺= 10台寸 / 1台寸=10台分
换算公式:1公尺=3.3台尺;1台尺=0.3030公尺 。
(二)重量
1台斤=16台两
1台斤=0.6公斤=600公克
(三)面积
1甲=10分
=2934坪
=97公亩
1平方公尺=0.3025坪
1坪=3.3058平方公尺=36平方公尺
内地售房以平方米为单位,香港是平方英呎,台湾是坪 。
再答:
其实这些我不是很懂 。
你说的「在台湾常用的度量单位是什么?」
我想这问题应该有多重性的,一是国际间「商业」通用性的,二是民间通用性的 。
国际的就按国际的通行惯列,民间的就是地方性了,地方与地方可能有各自的俗成习惯 。比如香港民间的菜市场秤菜的「斤」都是600克制式的,水果都以磅为单位,布店都以码、呎为单位 。台湾民间也延用日治时代遗留下的度量单位,比如一台斤也是600克 。
所以这问题要以国际商贸、行业间、民间来加以区分 。
至于「容积」在这里写颇麻烦,我贴到了http://www.xysc168.com/upload/shenghuo/fengjing2696tp.jpg" alt="台湾名字的演变" />
东汉称夷洲 , 隋时改称流求 , 明代又称北港、东蕃 。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 ,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 , 隶属福建省 。光绪十一年(1876年)建为台湾省 。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 , 从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
然而“台湾”这一名称由何而来?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学术界仍持不同看法 , 尚难定论 。
有人说“台湾”是古代神话传说“岱屿”和“员峤”首字联名“岱员”转变而来的;也有人说“台湾”是因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台风而得名;还有人说“台湾”原作“埋冤” , 后因其词不详才改称为“台湾”的 。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 , 每为天气所虐 , 居者辄病死 , 不得归 , 故以埋冤名之 , 志惨也 。其后以埋冤不祥 , 乃改今名”(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篇》) 。更多的人则主张“台湾”之名来源于陈第所著《东番记》中的“大员”、周婴《远游篇》中的“台员”和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的“大湾” 。“台湾”则由“大员”、“台员”、“大湾”等或因语音相同转译 , 或以当地部落名称谓转化而来的 。例如《辞海》等都持这种看法 。谭其骧等在《我国省区名称的来源》台湾省条中 , 阐明了“台湾”名称的演变过程和各个时期的地域所指 。文中说 , 十六世纪时有“大员”之称 , 本指今台南安平镇附近一带 , 是当地高山族部落名译音 。进入十七世纪“大员”又改写成台湾 。其时荷兰侵略者在该地所筑的热兰遮(ZeeIandia)城 , 华人即称之为台湾城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全岛后 , “台湾”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带 。清初建立台湾府后 , 台湾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个岛屿 。另一种看法 , 认为因荷兰人在海湾修城筑台 , 故名“台湾” 。道光重刻本康熙《台湾县志》云:“荷兰设市于此 , 筑砖城 , 制若崇台 , 其海滨沙环水曲曰湾 , 又泊舟处概谓之湾 , 此台湾所由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