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亡国十万军民集体投海殉国:为何会有这般决心?( 二 )


没办法,贾似道硬着头皮率领十三万大军、数千艘战船前去迎战元军,遭受挫折的夏贵也收拢剩余水军来汇合 。不过却在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遭到了元军炮火的猛烈攻击,本就士气不振的宋军立刻自乱阵脚,被元军杀得大败 。战败而归的贾似道威望大减,宋廷掀起了猛烈的倒贾运动,众怒难犯,太皇太后谢氏下令将其革职 。贾似道在被押解回临安的途中,为押送官郑虎臣所杀 。一代权臣死在了亡国的前夕,对他来说,是一种幸运 。对大厦将倾、本就人才凋零的南宋来说,却无疑是雪上加霜 。
形势危急,为了加强临安外围的防御,宋廷向各地发出勤王诏书,有三支军队积极响应:一路是驻守郢州的张世杰,他被任命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二是江西提刑文天祥(大名鼎鼎、千古流芳的文丞相),他被任命为江西安抚副使兼知赣州;三是湖南提刑李芾,被任命为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 。
此时的元军已经占领建康(今南京),另一路元军在阿里海牙的率领下,攻破了江陵府,向湖南进军 。数月后,李芾驻守的潭州城也被攻下 。李芾自杀殉国 。城中百姓多坚贞不屈,誓死不做元军的俘虏 。尤为让人赞叹的是,数百名岳麓书院的书生在城破前一刻依然在朗诵诗书 。
元军攻进城后,这些文弱的书生提起武器义无反顾的冲向敌人,最终全部阵亡 。饱读圣贤书的他们在生死存亡的那一刻,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了最为强大的信念和悍不畏死的勇气,虽然历经千载,但是他们的碧血依然化作一股洪流,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