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糊涂账:接皇帝要二十万战官渡却只有七万

相信每个熟悉演义的人都知道“八十三万” , 作为文学形象中一个经典镜头 , 很长时间我当那是历史真实的 。后来我知道我错了 , 教科书考证了一个二十多万出来 , 估计是这样来的 。假定曹操南下的军队有十五万人 , 假定刘琮的军队有七八万人 。刘琮投降后 , 曹操的兵力就可能达到二十三万 。
网络配图
但我认为仍然有问题 。长坂坡一战很好解决 , 曹军绝对不可能超过一万;可赤壁呢?北部荆州包括襄阳、江陵和其他一些战略要点 , 怎么也要曹操留下两三万人吧 , 南部荆州怎么也有原来荆州军的两万人吧 , 刘备的可以不管 , 刘琦的队伍应该算荆州军的吧?七折八扣下来 , 曹操在赤壁对垒的部队大概也就在十五万左右 , 最多十六七万 。刘备周瑜估计有四五万人 , 加上曹军水土不服引发大规模瘟疫 , 南方的胜利才真正的合理 。
演义中军队的数量都有极大的夸张 , 除去赤壁之战的曹操方外 , 可以随便找些例子 。袁绍在官渡 , 七十万 , 实则十来万人;刘备在夷陵 , 七十万 , 实则四五万人;曹真伐蜀 , 四十万 , 实则十来万人;连姜维万余偏师进西凉都被夸张成数十万大军 。艺术的夸张真有魅力 , 每每觉得惊心动魄 。
由于数字要服从情节的需要 , 演义中不少地方前后矛盾 。曹操在迎接汉献帝的时候就可以派出二十万大军 , 攻击吕布的时候也有二十万大军 , 等到打官渡的时候突然只能调动七万人了(明明这时候比前面强大多了) 。
网络配图
当然也有不夸张的地方 , 司马懿讨伐辽东 , 人数四万 , 就是历史所记载的 。蜀国投降时呈报的单据 , 也是历史上原有的数据 。演义中的年龄问题也很突出 。赵云、廖化的有问题 , 已经是众所周知了 。还有其他人呢?吕布 , 陆逊 , 邓芝 , 他们的形象和年龄也太不吻合 。
不只是演义上有问题 , 正史上同样存在很多的疑问 。三国人口统计是这样的 , 蜀国九十余万 , 吴国二百三十余万 , 魏国四百四十余万 , 这个数据准确吗?蜀国就算凋敝 , 只有九十万 , 吴国就算恰好为二百三十万 , 魏国人口连吴国二倍都不到?三国时期吴蜀的生产力应该都没有超过魏国 , 魏国的核心地区在二零八年过后也基本上没有战争 , 高生产力加上稳定数十年 , 到最后才四百四十万人口 , 估计是曹操们搞了个计划生育 。
对人口没有研究 , 估计是统计的问题 , 或者象某些人的部曲奴隶是不算在人口内的 , 而这样的人在魏国大量存在 。史载某个地方富庶往往说户口百万 , 人口自然是更大一个数据 , 这时只当是文学中的某种修辞吧 , 信不得的 。
如果我们读了关于曹操用兵的章节 , 会极大的震撼于他的军事能力 。关于青州黄巾的例子最恐怖 , 千人打赢了一百万 , 简直是对人的侮辱 , 难道曹操已经有坦克大炮?官渡之战的兵不满万自然也相信不得 , 很多人都做过论述 。
网络配图
带着这样的怀疑眼光 , 自然一部《三国志》中还有很多的漏洞 , 因为战前总是夸大自己的兵力贬低对方的兵力以求得某种士气 , 而战后则夸大敌方的兵力隐瞒自己的兵力以争取某种名利 , 这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具体到每一个数字 , 是不是应该去改一遍呢?显然又太夸张 , 只好继续怀疑 , 继续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