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姓谐音名,中国人的姓与氏( 三 )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 、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 。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
中国各地农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村庄仅为一姓居民 。各个族姓开拓一方,繁衍一方,独占一方 。西晋、唐初、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原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 。先民各族人逐渐融入汉民族中 。各地府、州、县志对这一历史现象记述甚详 。如乾隆《福州府志》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 。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 。”(清·乾隆《福州府志》卷75《外纪》)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也曾率戍闽部属58姓,定居福建 。黄仲昭《八闽通志》引《建安志》载:“自五代乱离,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此,故建州备五方之俗 。”
自民国以来,有关姓氏家族的调查材料十分丰富,各地也屡见姓氏溯源的考据 。以福安县甘棠堡为例,当地数十姓居民分别来自中原20多个郡县,郑氏来自清河郡、荥阳郡;陈氏来自颖川郡、太邱郡;周氏来自汝南郡;徐氏来自东海郡;邱氏来自河南郡;丁氏来自博陵郡;王氏来自太原郡;范氏来自高平郡;缪氏来自东鲁郡;黄氏来自江夏郡;曾氏来自天水郡 。其他如苏、兰、郭、杨、连、江、翁、谢、许、徐、詹、魏诸姓也都分别有自己的祖地郡望 。他们自唐宋以来,“各衿门户,物业转属,而客姓不得杂居其乡 。”(明·万历《福安县志》卷1《风俗》)各姓氏都按严格的地域范围,聚族而居 。
华东、华南的客家人,从西晋到宋末由北方迁入,因语言、风俗的差异和利益矛盾,迁徙后常为争夺生存空间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这种“主客之争”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经常的矛盾和冲突,更造成客家人对血缘姓氏家族关系的依赖和重视,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和家族组织是最强的 。客家土楼(无论是圆楼还是方楼)居住上百人,都是同一姓氏(宗族)的人,事无巨细均由同宗(同姓)相帮解决 。
各家族对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荣耀均极重视 。除族谱记载外,其外化形式即集中反映在家族门楼的门额横匾与宗祠长联上 。一些世家望族,为显示其祖宗显贵,往往在门匾上刻写“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以及“五代尚书”、“亚魁天下”等字样 。一般家族的门匾则刻有“鲁国传芳”(颜姓)、“颖水世泽”(陈姓)、“江夏衍派”(黄姓)、“蚊筑传芳”(丁姓)等字样,以表明郡望,使人一望而知其姓氏渊源 。镶刻于家祠门柱上的楹联,清楚地表述了各姓氏的家世 。福安甘棠堡陈氏宗祠的楹联为:“数十世避乱侨居,凤粤发祥,羡者蕃,肯构肯堂,黎阁家声光自晋;三百年创业重统,莺迁衍庆,喜此日,美轮美奂,棠江庙貌著维新 。”同安县五显乡后塘村“桃源”颜氏祠堂的楹联,叙述了该姓入闽的时间和路线:“自唐历宋历元历明历清,簪缨世代;入闽而德(化)而永(春)而金(门)而同(安),瓜瓞云礽” 。
在全国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单一村落者极为普遍 。它体现了宗族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性,也给许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 。如李坊、陈坊、蔡坊、潘屋、肖厝、许厝、王庄、伊家乡等,大抵原本皆是这样的村落 。邵武的肖家坊,原名金泉里,因明代大批肖姓人迁入而更今名 。谢坊原名绣溪,因宋代祖居此地的谢元明做官出名,成了望族,南宋时改为谢坊 。即便是几姓杂处的村落,也大多以一姓一族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