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让手下群臣战战兢兢但一生中却忌惮一人( 二 )


汉武帝倾心儒家学说,公孙弘投其所好,经常滔滔不绝的向汉武帝卖弄学问,汲黯对于这些靠口舌上位的人有一种天生的反感,加上他对儒家学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真实价值持怀疑态度,所以每次汉武帝搞策论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公孙弘时,汲黯就会直面抨击,公孙弘这个人太虚伪了,面似忠厚,实则狡诈,此人饱藏祸心,只知阿谀奉上,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陛下啊,你可千万要提防这些不务正业的读书人 。文艺男汉武帝经常被汲黯一盆冷水浇得冰凉,我怎么喜欢谁你都有意见啊 。
因为经常顶撞皇帝,不止一次得罪皇帝宠爱的张汤、公孙弘,朝中的大臣都替汲黯捏了一把汗,就有人劝告汲黯悠着点,谨防背后被人中伤 。汲黯义正词严的说,国家既然设置了文武百官,辅助之臣,难道我们的职责就是一味迎合皇帝的口味,谀词奉承吗?那么我们终将会陷皇帝于不仁不义之中,我既然位居九卿之列,不敢因爱惜生命而损害国家大事 。汉武帝虽然很烦汲黯,但也曾公正的对别人说,所谓历史上的安邦保国的忠臣,汲黯的言行举止已经很像他们了 。
汲黯这个人眼里容不得沙子,他的身边聚集的都是他所喜欢的人,对于他看不上的人,他离得远远的,其实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汲黯非常正直且倔强,当时卫青因军功而官拜大将军,其姐姐又被册封为皇后,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宠无比之时,所有的人见了卫青无不葡伏跪拜,只有汲黯见了卫青,只行拱手之礼,旁人劝他不可不拜,汲黯说,大将军有拱手行礼这样的朋友,就证明他不受人尊敬了吗?卫青听说后,认为汲黯是贤良之人,与其关系更加紧密了,经常促膝交谈,请教他国家大事,受益良多 。
汲黯廉洁奉公,嫉恶如仇,他的美名天下传诵,甚至连曾经图谋反叛的淮南王刘安也曾经对亲信说,朝廷中只有汲黯忠义守节,是汉武帝的忠臣义士,我们没有办法可以策反,至于说降公孙弘之流就像揭开被子一样轻而易举 。汲黯是千古一帝汉武帝唯一畏惧的人,对此太史公有一段生动的描写,大将军卫青入朝时,汉武帝可以蹲在厕所里见他,丞相公孙弘入朝时,汉武帝可以不戴皇冠,而汲黯入朝,皇上不把皇冠戴好绝不敢见他 。
因为直言不讳,也因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汲黯后来因为一点小事被丞相公孙弘等人抓住不放,终被免官回家养老,后来汉武帝又想起了汲黯的好处,启用他为一郡之守,汲黯坚辞不受,汉武帝以为汲黯老毛病又犯了,嫌官小,有辱自尊,就给他许愿,等你把这个最让我头疼的地方治理好了,我再让你回来 。汲黯果然不负重望,将该郡治理的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可惜天不假年,七年后汲黯在任上去世,死后备极哀荣 。
宋人陈普有诗《咏史上汲黯》云:“东北民思虀主父,西南人欲粉唐蒙 。汉家社稷何依倚,黯直粗疏一病翁”,汲黯一生体弱多病,在任上时,经常在病床上现场办公,就是这样一个病翁,却得到了汉武帝的尊重和史家的另眼相看 。汲黯死后,汉武帝身边再也没有一个唱反调的大臣了,那些身居高位者明哲保身,同流合污,晚年汉武帝的昏聩和滥杀,多少与汉武帝再也听不到不顾生死的谏言,再也没有使其忌惮的如汲黯一样的大臣有关 。(原文来自广州日报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