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号,关于古人的名和字

关于古人的名和字

古人的名、字、号,关于古人的名和字

文章插图
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 。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所以我们现在还可听到“待字闺中”的说法 。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
古人的名与字有关系吗?
古人的名、字、号,关于古人的名和字

文章插图
古人的字确实是从名上派生出来的,它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所以又叫“表字” 。字所解释的是名的性质和含义,所以也叫“表德” 。古人的名和字联系在一起,更能理解上一辈为子孙起名之寄托 。范仲淹的“淹”字,《礼记.儒行》:“淹之以乐好 。”郑玄注解:“淹,谓浸渍之 。”以“希文”应“淹”,意思是说愿“浸渍于文” 。范仲淹的道德文章也不愧于他的名和字 。
古人有名有姓有字的号,都有些什么规则 。
古人的名、字、号,关于古人的名和字

文章插图
姓氏是与生俱来的族属标志
名字是父母长辈取的
但字一般不可以自己取
男孩子长到20岁,父母便请亲朋好友到家来做客,意味着男子成年,将头发束起,加一顶“冠”,又因年纪尚轻,称为“弱冠”,这个聚会也就成为这个男孩子的“弱冠礼”
“弱冠礼”上父母与亲朋好友会商量一下给孩子取什么字最好,然后选定一个,这个字将伴随这个男子终生 。
古人的字大多是两个字的 。
孔子,字仲尼
柳宗元,字子厚
文天祥,字宋瑞(因为他的字吉祥,考科举还占了便宜,皇帝喜欢,亲点)
关天培,字滋圃
古人还有号,大多自己取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自号松雪道人
也有别人赠送的号,柳宗元祖籍河东,因而人送号柳河东,又曾在柳州做官,人又送号柳柳州
自称大多用名,用在口语中及正式场合,且常省略姓氏只称后两字
尊称别人用字,而且是在朋友同辈中才能用,长辈称晚辈也可用字,晚辈称长辈万万不可用字,大不敬
文化名人的作品,如书画、著作,常用号,而且以用自号为得意之举
最后谈姓氏
姓是本族的标志代号
三个字的名中,首字为姓,中字多为族中辈分,同辈人里面中间的字一般相同,论这个中间的字就可以排出长幼辈分来
尾字为父母所赐的名字,一般取与辈分相配合的吉祥字意
古人的“名”和“字”都有何区别?称呼都有什么讲究?
古人的名、字、号,关于古人的名和字

文章插图
古人的“名”和“字”的区别和讲究
在我国古代,古人的名字都分为字和号 。而现在社会却没有了,号,现在社会可以说非常少了 。从五四运动以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浩劫 。所以很多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都遗失了 。一个人活在世上,他追求的绝对是学问而不是金钱这些俗物 。什么是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智慧加学识,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没有学问,那么就可以说枉为人一世 。这个号就代表一个人的学识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