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回忆说:“鸡毛信的信皮上插有鸡毛 , 也有是粘贴鸡毛的信件 。”其中一份鸡毛信封皮写着“西北军十七师坐 , 赵寿山亲启”字样 。“没有发送单位和人名 , 不是正规的信封 , 一般为当地黑黄色桑树皮纸包折合围而成 。”
郜 有恒曾任原西北38军17师赵寿山的机要秘书 , 上世纪80年代末 , 年近八旬的郜有恒去世 。当年 , 李俊杰将与其的谈话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关于通讯问题 是一个军事机密 , 一般人员触及不到交通特派员的信息 。”郜有恒回忆说 , 1938年初 , 国共两党都使用一种专递方式 , 在信封上国军有邮封章 , 而八路军则没 有 。“在‘十二月事变’后 , 才使用上鸡毛信 , 以三支鸡毛为最高级别 , 出现三支鸡毛信件 , 一般要派一个营或一个连的部队护送 。”郜有恒听师长说过 , “鸡毛 信 , 是八路军的秘密信 , 使用便捷 。”
郜有恒曾经向李俊杰解释说 , 鸡毛信上有羽梗的大鸡毛 , 可直接插入信封 。有羽绒的小鸡毛 , 用剩饭溶液粘贴上就成 。信皮上没有邮戳 , 也没有公章 , 多数以首长、连级单位负责人名誉 , 或村落地下组织代号发送 。
日军、国军全面封锁交通后 , 身处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没有电台设备 , 靠民运队、妇救会、青救会、交通站已经送不出信去 。而儿童团、放羊娃则可突破各种封锁线传递信息 。“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中 , 送鸡毛信的人有很大的危险性 , 送信人绞尽脑汁 , 想方设法才突破重围 。”李俊杰说 。
《沁水县志》中有关于鸡毛信的记载
为 研究抗战时期鸡毛信出现的时间及地点 , 李俊杰反复查阅了权威的《中国军邮史》《中国集邮大辞典》 , 然而不仅在太行山地区各县市志中没有记载 , 就在国内仅存 首枚抗战时期鸡毛信的河北元氏县也无片言只语 。唯独太岳区1951-1953年编撰的《沁水县志》 , 最早记载了鸡毛信的历史 。而这个绝无仅有的文字记载 , 似乎证明了李俊杰多年来考证的结果 。
这部由太岳区1951-1953年编撰的《沁水县志》 , 封面由薄一波题词 。据《沁水县志》记载:“抗战时期的战时通信 , 多以村转 , 抗日 民众已成习惯 。信分一般、急件、特急 , 无邮票邮戳 , 只在信的右角上以‘+’‘++’‘+++’代之 , 飞快急件 , 在信封上插鸡毛一支、二支、三支 , 以表示在 时间上不得延误 , 转信人把信送到地点后 , 凭收条注明时间 , 这就是所谓的‘鸡毛信’ 。”
“鸡毛信是一种很不规范 , 又很紧急、很秘密的信件 。” 李俊杰感觉 , “作为非常特殊时期使用的机密情报信件的鸡毛信不可能有邮戳或邮票 。河北元氏县发现的鸡毛信信封背面有一白纸制作的单据存根 , 粘压些许鸡毛 , 还盖有5枚邮戳 , 应当属于‘太行邮政’机关送发的普通信件 , 不能称之鸡毛信 。”李俊杰认为 , 鸡毛信没有写入高平县志 , 编入《沁水县志》 , 十分正常 , 因为都 属晋东南抗日根据地 , 《沁水县志》能完整记录鸡毛信的历史起点 , 为中国军邮史填补了一项空白 。
- 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事迹 抗日战争的英雄 抗日100位英雄人物
- 二月有圣烛节和世界湿地日、世界抗癌日、国际声援 2月有多少天
- 陈霸先的风水解密南朝陈霸先的祖坟风水
- 解密:藩国朝鲜为什么那么思念宗主国明朝?
- 吃橘子抗原会假阳性真的假的
- 儿童怎么样增强抵抗力 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
- 解密:顾命大臣肃顺为何会被慈禧斩首于菜市口?
- 解密:古代盗墓贼最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 解密猪八戒的取经意志为什么不坚定
- 橘子汁做抗原出现假阳性?专家详解完全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