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为帝为什么他的生母却坚拒太后的封号?( 二 )


清宫有规定,只有嫔以上的后宫主位(包括嫔这个级别在内)才有资格抚养皇子 。
康熙皇帝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首次正式册封嫔妃,一口气封了八个主位(一个贵妃,七个嫔),没乌雅氏什么事 。估计,乌雅氏当时的级别是“常在”或者“贵人” 。
所以,雍正在出生满月后便被抱去给贵妃佟佳氏抚养了 。
雍正长大后,虽然也有向生母请安或祝寿等固定的见面时间,但在宫中的森严制度下,母子是没法亲近的,则母子间的思想隔阂、关系淡漠可想而知 。
雍正自己曾经亲口说:“生恩不及养恩大 。”在雍正的心中,养母佟佳氏才是自己的母亲,而生母乌雅氏,不过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仅此而已 。
对乌雅氏来说,亲生儿子被送给外人抚养,自尊心已经深受刺激,心灵深处也植下了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偏偏,雍正还经常以自己是皇贵妃(当时的宫中之首)的养子而洋洋自意,更加加深了乌雅氏的难过和伤心 。
到了康熙十八年(1679年),乌雅氏才被册封为德嫔;康熙二十年,乌雅氏又因生育六阿哥胤祚(六岁夭折)而被晋封为德妃 。
【雍正登基为帝为什么他的生母却坚拒太后的封号?】升格成了嫔、成了妃,乌雅氏拥有了可以抚养自己儿子的资格 。于是,在被抱走的大儿子和夭折了的二儿子身上没能施展出来的爱,乌雅氏全部灌注给了三儿子胤祯 。
乌雅氏说“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这话有一半是真,有一半是假 。
康熙深受汉人儒家思想影响,崇尚汉族封建王朝的“嫡长制”的立储制度,嫡长子胤礽刚满周岁,他便迫不及待地将之册立的为皇太子 。
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二十多年 。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康熙从来没有想过改立皇太子 。
网络配图
乌雅氏当然是“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了 。
康煕四十七年(1708年),由于久为皇储的胤礽按耐不住,跃跃欲试地向登上帝位作出了试探 。康熙忍无可忍,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台行宫宣布废黜皇太子 。然而,“嫡长制”的思想还是挥之不去,仅仅一年之后,康熙还是把胤礽这个唯一的嫡子重立为皇太子 。
不过,胤礽终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最终还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被康熙第二次废黜了 。
皇太子胤礽被废黜,此前夺储呼声很高的皇八子胤禩也被康熙当众否决,则皇四子胤禛、皇十四子胤祯都成为了争夺储位的热门人物 。
尤其是皇十四子胤祯,他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任抚远大将军,受命西征 。这是大清王朝第一次以皇子为大将军 。出征当日,仪式极其隆重,规格和天子出征差不多,“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 。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 。”以致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共识:康熙是有意传位给皇十四子胤祯 。
所以,乌雅氏这个时候应该不是“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了,而是满心期待爱子胤祯西征得胜后被册封为皇太子 。
然而,皇四子胤禛意外登基了,并且,才一登基,就把从西北回来的胤祯的王爵革去,只保留了最初的贝子身份 。
这,如何教乌雅氏不气恼?!不受礼、不接尊号、不移宫,都是乌雅氏怨恨雍正的表达 。
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乌雅氏恨雍正恨得要死 。
网络配图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二十七日,雍正带领王公大臣,以及皇太后、后宫的妃嫔,亲送康熙的梓宫到遵化东陵 。
到了遵化东陵,雍正责令胤祯留在遵化守陵 。不难看出,这是变相的软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