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不愿承认刘伯温为儒者( 二 )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 元王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迷信武力 , 不尚文治 , 故以马上得天下 , 仍然“以马上治之” , 加上元朝对汉民族的猜忌 , 因此始终没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到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时候 , 元王朝的统治机器更加迟钝和衰朽 。大凡衰世 , 都具备两个重要表征:其一就是吏治大坏 , 单靠一两个志士仁人已无法改良 , 上层阶级贪图享乐 , 文恬武嬉 , 空前的社会危机迫在眉睫 , 他们却有意无意视而不见 , 仿佛“清歌于漏舟之中 , 痛饮于焚屋之内”;其二 , 在草野中已经萌动着很多不安定的因素 。元顺帝当政时期 , 自然灾害不断 , 而吏治不良又使天灾进一步演变成人祸 , 中国大地 , 一时饥民、流民、盗匪四起 。
饱读诗书 , 从书斋昂昂然走出的刘伯温 , 儒家知识分子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几乎与生俱来 , 但他在江西做了五年的小官 , 最后只能抑郁求退 。按照史书的记载 , 他在江西 , “政严而有惠爱 , 小民自以为得慈父” , 想来颇有政绩 , 但“豪右数欲陷之” , 意思是地方上的豪强贵族处处和他作对 , 最后只好离去 , 于1340年回到家乡 。江西短暂的五年仕宦经历 , 并未使刘伯温对元政权完全失望 , 这之后 , 他又谋到了一个江浙儒学副提举的官职 , 这是负责地方教育事务的一个岗位 , 仅比县丞的正八品高一等 , 属于从七品 。志大才高的刘基对此当然也无法满意 , 好歹干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 , 他辞职了 。辞职的理由是身体不好 , 后人于此有所争论 , 不过不论刘伯温当时是否真在患病 , 他对元政权的灰心 , 却是越来越明显地表露了出来 。这从他辞职后所著的那本名著《郁离子》中即可看出 。
网络配图
“儒者”与“谋臣”的悲剧
元至正十九年十一月 , 朱元璋的部队攻占了浙江处州(今浙江丽水) , 因为在故乡的声望 , 刘伯温和另外三个当地著名知识分子—叶琛、宋濂、章溢 , 一起被朱的兵士送到应天(今南京)去见朱元璋 。《明史》记载了这四人与朱元璋见面的场景:“太祖劳基等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 , 今天下纷纷 , 何时定乎?’”朱元璋表现出了礼贤下士的态度 , 向他们请教如何统一和安定天下 , 章溢回答说:“天道无常 , 惟德是辅 , 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意思是只要朱元璋保民安民 , 就能收拾人心 , 完成霸业 。
刘伯温从此开始了为朱元璋充当谋臣的人生新路 。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洗礼的刘伯温 , 这么快就倒向一个传统观念中的“乱臣贼子” , 其中当然有多层因素的作用 。史籍中流传一个“西湖望云”的故事 , 说刘伯温早在投朱之前就发现金陵(即南京)有所谓“天子气” , 所以决心“辅之” 。这无疑是无稽之谈 。刘伯温之投效朱元璋 , 首先自然缘于对元政权的失望;其次 , 此时朱元璋的一些作为契合刘伯温的期待—朱元璋部队的军纪相对较好 , 朱元璋本人比较能够礼贤下士 , 朱元璋表现出了强烈的统一天下的愿望 , 这些都是他区别于其他群雄 , 而对刘基这样知识分子具备吸引力的地方 。除此之外 , 还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朱元璋打出了民族牌 , 以驱除异族政权为号召;二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意识到 , 要想统一天下 , 一味的大破坏是不行的 , 还必须着手于建设 , 而要进行建设的工作 , 又必须依靠缙绅阶层 , 尽可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
- 奇闻:西晋皇帝有个痴呆曾问没粮食为何不吃肉粥
- 为何说李密死后就再无瓦岗军呢?
- 唐朝揭秘:李隆基为何不封杨玉环为皇后
- 朱元璋终身未出兵日本幕后居然有隐情
- 为何会出现印巴分治的的局面?印巴分治的时间
- 索额图是谁?索额图为何成为康熙王朝第一罪人
- 秦二世胡亥为何处死蒙毅将军?与赵高有关吗
- 廉颇为何要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之间有何故事
- 刘备打仗为何不喜欢带诸葛亮?一人道破原因
- 揭秘李世民为何被称为历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