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的终点是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中新社海口10月28日电题:南海古沉船为何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中新社采访人员傅宇群
中国“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组成的联合航次近日在南海北部大有斩获,南海水下考古再次引起关注 。目前,在南海发现的古代沉船遗址有100多处 。如何从珍贵的沉没文物中解读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能给今天一带一路的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海南省博物馆原馆长、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陈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了解答 。
采访记录总结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南海水下考古一直广受关注 。至今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江: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有很多船只经过,偶尔也有不幸的人 。千百年来,一艘沉船,一个航海故事,一处遗址或遗迹,一段历史,一件文物,一件外贸物件,被联系在一起,串成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正是水下考古肩负着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 。
中国在南海的第一次水下考古工作,即广东阳江的“南海一号”沉船,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的诞生 。此后,在南海发现和挖掘的沉船数量不断增加 。更重要的是南宋的华光礁一号沉船和明代的南澳一号沉船 。除了这些被打捞上来的沉船,专家们还在南海发现了许多古代沉船和沉船遗址或遗迹 。目前考古确认的沉船有100多艘,沉船和文物更多,还有很多关于沉船和文物的线索有待进一步核实 。
现在不仅是水下沉船的打捞,近海岛屿的考古调查、海洋文化、造船史、航海史、港口码头调查都属于水下考古的范畴 。近年来,南海水下考古取得了很大成就,如西沙珊瑚岛、金银岛等地涌现出大量建筑用石构件 。中国建筑石材构件的出口,不仅说明中华文明在海外已经渗透到各个文化层面,也说明很多中国人在海外生活了很长时间;大量精美的元青花走出,表明外销瓷源源不断地发往亚洲、欧洲等世界各地,勾勒出古代繁忙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
中新社采访人员:从南海水下文物的整体情况来看,如何反映历史上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陈江:南海沉船,是为了沉淀下一段历史;一艘沉船浮出水面是那段历史的重新开始 。可以说,一艘沉船就是一部《一千零一夜》,里面写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 。
“南澳一号”发现于2007年5月,是一艘阿明王朝的沉船,里面装满了各种货物,有近3万件陶瓷、木石工具、金器、铜币、珠饰、果核和块茎 。

古丝绸之路的终点是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南澳一号”船舱里的文物 。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南澳,闽粤交界处汉江口外的一个岛屿,既是通往东南亚的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闽粤的咽喉和潮汐屏障 。唐宋时期是“外国各国向道教进贡的必经之地”(明代著名抗日学者陈琳《南澳山植树》碑),但到了明代,据说“郑和七下西洋,五次过南澳” 。今天,在南澳的深澳有一座“三宝庙”(郑和庙) 。明代的海禁迫使许多商船在海上进行私下交易,形成了一些“海上交易所”当时南澳是著名的“海上贸易” 。在此期间,许多外国商船来到这里与人民进行私下交易 。明末清初的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纪要》中写道,南澳“内广外危”……许多船只停泊在那里” 。其中日本人最多 。《潮州志》有记载:“中国欲知倭寇之消息,而人往南澳以商人身分与之交易,即知其来不来,人数不多 。”可见当时南澳岛上的贸易是繁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