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山东半岛的地方戏曲本肘鼓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流传于山东半岛的地方戏曲本肘鼓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流传于山东半岛的地方戏曲本肘鼓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文章插图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柳腔 。柳腔是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 。
文化特征:1、语言: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 。同时,善于运用比兴和夸张手法,增强感染力 。
2、音乐:柳腔采用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 。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主要乐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扬琴等;管乐有笙、唢呐、笛子等 。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创造气氛作用 。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吊钹、小钹、哑钹、碰钟、大小堂鼓等,用于打击伴奏 。乐谱和鼓点多借用于柳子和京剧的套数 。
3、曲牌:柳腔的曲牌包括演唱曲牌、弦乐伴奏曲牌和吹打乐曲牌,大部分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来,也有一部分是由其他剧种移植来的 。常用的曲牌有《四不象》《悲垛子》《花垛子》《句句双》《豆叶青》《朝天子》《登天梯》《愁中闷》《芙蓉花》《南锣》《大锯缸》等近5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