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是谁?黄子澄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黄子澄
别名:黄湜
谥号:忠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朝
出生地:分宜
出生时间:公元1350年
去世时间: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
职业:文官
官职: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
主要成就:辅佐建文帝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李景隆师败》、《还洞庭》、《酬姚六丈》等诗文17篇
【黄子澄是谁?黄子澄是怎么死的?】墓葬:马鞍山
黄子澄,原名黄湜,子澄是他的字,为分宜澧源人 。洪武十八年进士,而且还是会试第一,殿试第三 。相传黄子澄原本是第一的,可是在朱元璋闻问他出生时间的时候,因为有些紧张,一时没有答上来,于是本来是状元的黄子澄,变成了第三名的探花郎 。
虽然不是状元,但是探花也足以证明黄子澄的学识 。中了进士之后,授修撰,侍读东宫,累迁太学东卿 。皇太孙朱允炆在当时就已经对诸位分封各地的叔王不满,已经在考虑削藩事宜 。黄子澄作为当时长期伴在太子身旁的官员,自然免不了被询问这个问题 。


朱允炆问:“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
黄子澄答:“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 。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
黄子澄的回答让朱允炆很满意,认为他说的非常正确,此后对黄子澄极为尊敬,尊称他为黄先生 。
朱允炆继位之后,改元建文,黄子澄任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共谋削夺藩王权 。黄子澄虽然与齐泰共谋,但是两者经常在削藩事宜上出现争执 。当建文帝开始要进行削藩的时候,齐泰建议建文帝先将兵权极重的燕王朱棣拉下马,然后再依次对付周、齐、湘、代、岷诸王 。然而黄子澄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年间便多有恶行,应该先向他们出手,如此削藩才师出有名 。建文帝最后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从而使得朱棣有了准备的机会 。
后来朱棣向北京发兵,其借口便是黄子澄等一干支持削藩的大臣是奸宦之辈 。朱棣以燕京为基地,兵强马壮,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指京都 。当初第一个面对朱棣的是老将耿炳文,因为初战不利,建文帝听从黄子澄建议换了曹国公李景隆前去 。战争不但没有转机,反而被人打的节节败退,最后使朱棣成功攻破南京 。
南京沦陷后,受明惠帝密令前往招兵买马的黄子澄,没有放弃,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 。后来朱棣亲自审问黄子澄,黄子澄抗辩不屈,磔死,族诛 。磔死,即是将其肢解 。族诛,据说是诛九族,也有人说是诛十族 。当时家属被杀65人,异姓致死者54人,外亲400余人皆充军 。没有涉及门生一列,所以应该是诛九族 。
黄子澄因为其尽忠建文帝,而抗词不屈,其节气受到后世士子赞扬,清乾隆帝还追谥忠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