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错误的决定是什么?将儿子托付给刘禅( 二 )


诸葛瞻不仅为人傲慢,心胸也不宽广 。当年,蜀国老臣谯周总是和诸葛亮作对,诸葛亮说北伐,他说北伐不利 。诸葛瞻就很不喜欢谯周,以至于谯周的得意弟子陈寿(《三国志》作者)担任诸葛瞻的下属时,诸葛瞻经常羞辱陈寿,搞得陈寿郁郁不得志 。
有这样性格的诸葛瞻当上蜀国执政大臣之后,自然也做不出什么真正的政绩 。他对内搞不定祸国乱政的奸臣,对外却找起了大将姜维的茬 。他觉得姜维屡屡劳师动众地打仗却毫无战果,就劝刘禅罢免姜维 。他这样做看似合理,却伤害了姜维,也公然否定了他的老爹诸葛亮 。
诸葛亮临终时苦口婆心地告诫刘禅说,我所用的人不可轻换 。诸葛亮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尤其姜维是诸葛亮钦定的事业接班人,也秉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一心致力于诸葛亮未竟的北伐事业 。诸葛瞻居然想换掉姜维,可见他根本就没有理解诸葛亮生前定下的国策的重大意义 。
恶果很快显现了 。公元263年,魏国出兵灭蜀,蜀国进入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今属甘肃陇南),作为卫将军又主持朝廷工作的诸葛瞻责无旁贷,率领大军前往迎敌,到了涪县(今属四川绵阳)却迟疑不前 。战机就是生命,一个部将劝他加速行军,抢占有利地形,将邓艾扼杀在半路上 。然而,部将椎心泣血、痛哭进谏,诸葛瞻还是逡巡不前,任凭邓艾长驱直入 。最后,双方相持在绵竹(今四川绵竹) 。
绵竹已经无险可守 。邓艾先是劝诸葛瞻投降,说只要投降,我保奏你为琅琊王(琅琊是诸葛氏的老家) 。诸葛瞻失笑:投降?我可是诸葛亮的儿子,怎么能投降呢?结果,在接下来的阵地战中,邓艾的儿子亲自担任主攻,死命向前,诸葛瞻抵挡不住,和部将一起战死了 。诸葛瞻的儿子听说老爹战死了,想想家族三代享受国家的恩惠,竟然无以报效国家,又有何颜面面对父老乡亲、面对后主刘禅?于是,他冲入阵中,也战死了 。
这就是悲壮惨烈、可歌可泣的“诸葛瞻战死绵竹” 。据说,诸葛瞻战前曾说自己有三罪,第一是不能除掉朝中的奸臣,第二是不能搞掉姜维,第三是不能守卫国土,此战不成功便成仁,唯死而已 。诸葛瞻是很悲壮,可是悲壮的后面往往是愚蠢 。他并没有什么才能,却拥有了很高的职位;他压根不懂打仗,却率领千军万马,担负着蜀国的生死之战 。
平日养尊不作为,临难一死报君王 。
都说后主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其实刘禅并没有那么差劲,诸葛瞻才是真正扶不起来的官二代,他连老爹诸葛亮的智慧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学到 。
这也怪诸葛亮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他既然没来得及教育好孩子,就应该果断告诫刘禅不要对自己儿子期望太大;如果他当时一心培养大哥诸葛瑾送来的大侄子,说不定大侄子会比这个小小年纪就上位的亲儿子还有成就呢 。
【诸葛亮最错误的决定是什么?将儿子托付给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