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李鸿章发生过什么事

张之洞是晚清名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为教育业和重工业做出杰出的贡献 。李鸿章也是晚清重臣,洋务派的其中一号大boss 。两人同时入选晚清“四大名臣” 。这两人关系如何呢?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张之洞与李鸿章照片
张之洞在政坛上的发迹要晚于李鸿章,两人虽同为慈禧工作且重用,但是两人在政见及思想上不一致,曾多有争执,但是从两人的私交来看两人既不是同党也不是政敌;但从两人对兴办洋务这一层,这两人是属于同一战线的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领头羊,张之洞是洋务殿军 。从外交方面来看,李鸿章是中法之战,中日甲午战中主各,张之洞则主战 。
从各个角度收到的信息都是两人关系不融洽,两人可以算的上是死对头 。洋务运动前,张之洞负责守内陆,李鸿章主要海防 。从朝廷的角度更偏向于李鸿章,到后期出面签约都是李鸿章出面的 。后来洋务运动上,张之洞负责重工业,李鸿章负责北洋舰队 。两人功劳不相上下,地位不相上下,但是李鸿章更深得朝廷的心 。
但是张之洞有着一颗包容之心,张之洞先前任两广总督,后来被调为湖广总督,这个两广总督之职就由李瀚章接替(李鸿章的哥哥) 。在交接工作的时候,发现省库有着200多万两的盈余银子,而张之洞则慷慨的让李瀚章用,这让他很是意外,此后不论是他还是他的弟弟李鸿章都对张之洞有所改观,李瀚章还帮助张之洞度过了一次弹劾 。
张之洞墓在什么地方
张之洞墓的地址在双庙村北约500米处 。说起张之洞墓可谓是一波三折,经过四次葬礼终于入土为安,张之洞死后可谓是“死不瞑目” 。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尸体也被拖出棺材外曝尸荒野数日 。


张之洞墓全景
1909年,张之洞去世,耗时一年多的准备将其安葬在张氏祖坟中(河北南皮县双庙村),张氏祖坟占地上千亩,共葬着48支坟茔,张家声望颇高,先后为官人数有数十人之多,这种名门望族的大家族其祖坟也是非常气派的 。
张之洞墓是一个合葬墓,与其一起合葬还有他的三位夫人,这三位夫人去世的比较早 。张之洞墓位于墓园的东北角,占地面积达百亩 。张之洞墓封土高达3米,底部宽达7米,远远望去整个坟丘就如一座土山,墓前立着四通大墓碑(一通是纪念碑,两通是神道碑,胜于一通遗爱碑) 。张之洞墓与他的父亲墓,堂兄墓是连在一起的,四周松墙,里面是郁郁葱葱的柳树,遮天蔽日 。张之洞墓受到后人的保护,一直没有被盗墓贼所破坏 。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张之洞墓被列为捣毁对象,那天,一群红卫兵和造反派来到张之墓前,砸毁了墓碑,砸开了棺材,将张之洞的遗体拖出棺材之外,在其墓地发现的陪葬物品均被县财政局收走,其尸体则被任其堆在野外数日,风吹雨打 。
后来这段时期过去,又开始重找张之洞遗体,帮其建公园,建纪念馆但是都因为资金原因搁置,直到2007年才正式着手寻找张之洞的遗体并为其主持了安葬仪式,就葬在张之洞墓的原墓地址上 。
张之洞最忠实的幕僚是谁
赵凤昌曾是张之洞的首席幕僚,赵凤昌于1856年出生,常州武进人,于1938年去世,享年82岁 。赵凤昌是清朝末年一位活跃的政治分子,是立宪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其早年时期,因担任张之洞幕僚而声名远播,后在辛亥革命时期,在《苏报》等案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赵凤昌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曾与政商教育等各界的高层人员接触,合辑《赵凤昌札记》,而这本作品成为了后人研究民国史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