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岭南50万秦军为何拒绝回援?秦始皇遗诏真存在吗?

众所周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立即向今天两广、福建和越南北部地区进军 。经过两次激烈的战斗,50万秦军分路南下 。他们在秦朝强大的财政支持下,付出极大代价,击灭了百越,在岭南地区设置桂林郡、象郡等行政设施 。而50万秦军也作为殖民兵团,留在当地,与越人混居 。
【陈胜吴广起义,岭南50万秦军为何拒绝回援?秦始皇遗诏真存在吗?】当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中原大乱,秦朝统治摇摇欲坠,拥兵数十万的岭南军团却诡异地选择按兵不动,坐视秦朝灭亡 。要知道,岭南军团是秦朝四大主力之一,本土有难,理应回援,但他们为何却选择按兵不动呢?笔者结合历史文献,总结出岭南军团的四大苦衷 。正是因为这些苦衷,他们才不愿回归 。
第一大苦衷:岭南军团战斗力不强
在大众眼中,大秦军团是虎狼之师,任何敌人在他们面前都将灰飞烟灭 。然而,征服岭南的50万秦军却并非如此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50万岭南军团的成员大多并非秦人,而是六国之人 。
例如后来的南越王赵佗,他便是个赵国人 。其他数十万士卒,大多是来自于六国的“七科谪”,所谓七科谪,也就是商人、上门女婿、杀人犯等秦朝眼中的社会渣滓 。他们之所以被派去岭南,一方面是为了征服领土,另一方面是为了祸水南引,将国家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流放到岭南 。
因此,由六国社会渣滓组成的岭南军团,在战斗方面并不强,完全是依靠人数优势才击败了百越 。(《淮南子》记载,岭南军团还被百越打败,死伤十数万人) 。如果让他们对付刘邦、项羽等用兵高手,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在秦末乱世,岭南军团干脆毁掉回中原的道路,自己出不去,起义军也进不来 。
第二大苦衷:若回中原,越人可能抄岭南军团后路
岭南军团虽然击败了越人,但并未捕获他们 。越人熟悉地形,纷纷躲进了深山老林,和秦军打游击战 。《史记》记载,秦军士卒们只能呆在少数几个据点,终日不敢卸甲 。出了据点,就是越人游击队的天下 。如果秦军大量回援中原,越人必然会抄他们的后路,到时候岭南秦军就要面临起义军和越人的双面夹击,必然会失败 。
第三大苦衷:回归中原,秦军粮食不够吃
由于秦朝岭南是未开发地区,非常贫穷,所以岭南军团的衣食很大程度要靠内地运送,即使在当地屯田,也只能勉强自给 。为了给士兵们供应粮食,秦朝还专门开辟了灵渠 。但是秦末大乱,岭南军团与秦朝本土切断了联系,来自内地的支援也断绝了 。凭借岭南军团自有的资源,根本没有能力打回内地 。毕竟人是要吃饭的,没有粮食,很难动员大军回援中原 。
第四大苦衷:岭南军团没有统一指挥
虽然现代人将岭南地区秦军命名为岭南军团,但是这50万秦军并非铁板一块 。秦军进攻岭南时,就兵分五路,由不同的将领指挥,互不统属 。中原大乱时,岭南地区秦军也打起了内战 。南海郡的军官赵佗,诛杀秦朝的官吏,挥师吞并了桂林和象郡,这才将岭南秦军统一了起来 。然而赵佗对秦朝并没有感情,甚至认为“秦为无道,天下苦之”,所以岭南秦军就更没理由回援中原了 。
综合这四大苦衷,岭南军团回援是不可能了,还不如和越人和解,开辟新的国度 。于是赵佗建立了南越国,实现了秦人与越人的和解,成为后来汉朝的劲敌 。
当然很多人认为是秦始皇不让岭南军团回归中原,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史书上并无此记载 。类似记载出自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要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本土都丢了,岭南地区就能独存?恐怕秦始皇不会那么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