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刘禅究竟是怎样变脑残的?

哀其不幸 , 怒其不争 。很久以来 , 人们对刘禅投降、蜀国灭亡纷纷表现出了极大的惋惜和愤慨 。历史的笔墨 , 更是将谴责的矛头不约而同的指向了这个昏昧懦弱的“二世皇帝” , 以至于民间有了“扶不起的阿斗”的说辞 。
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边倒”的舆论导向 , 无非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老人心态使然 。因为刘禅是如此的幸运 , 不仅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父亲 , 而且还有一个能为之“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贤相 。常规意义上讲 , 亦或是在人们的心目中 , 三国之中最能成功的就应该是蜀国 。但事与愿违 , 最终蜀国还是灭亡了 , 刘备辛苦半生打下的江山从此拱手于人 。既然父亲英明 , 还有贤相辅佐 , 灭亡的原因自然要追究到刘禅的身上 。
客观的讲 , 除了历史周期律的因素之外 , 刘禅的确算不上一个高明的人物 , 与其父枭雄本色相去甚远 。刘禅有些憨厚 , 也有些呆傻 。这一点 , 从投降之后与司马昭的一番对话中就可以看出 , 刘禅确实是少了“一根神经” 。但事实就是 , 这近乎“脑残”的举动和对话却足以保全刘禅的性命 。试想 , 谁还会把一个傻子当做真正的危险呢?大智若愚也好 , 故作憨态也罢 , 刘禅无论如何都不算是一个合适的国家领导人 。问题在于 , 是什么力量将刘禅推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呢?
刘禅剧照
这一点 , 固然有其自身原因 , 但很大程度上却与其生存经历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
谁都知道 , 刘禅是在刘备东躲西藏、疲于奔命的环境下出生的 。这样的环境 , 成年人尚难以承受 ,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 , 其残酷更是可想而知 。面对沙场浴血 , 不受点刺激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如此 , 刘禅也没有逃脱命运的一再折磨 。而真正让刘禅遭受刺激的“重大事件”至少应该有三次 。
想当年 , 刘禅出生不久 , 刘备就与曹操在长坂坡展开了遭遇战 。这一战 , 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 敌众我寡 , 刘备被打得丢盔卸甲 , 狼狈不堪 , 而刘禅也与糜夫人在乱军中失散 。就在万般无助的情况下 , 所幸赵云赶到 。为保全刘备骨血 , 糜夫人投井而亡 。赵云为救小主人 , 只能“解开勒甲条 , 放下掩心镜 , 将阿斗抱护在怀” , 并嘱咐道:“我呼汝名 , 可应” , 接着只身向外突围 。赵云此举 , 也属无奈 , 但刘禅却惨了 。一者包裹怀中 , 空隙狭小 , 时间长了难免不会缺氧;二者 , 阿斗面对赵云百万军中左冲右杀 , 血染战袍 , 幼小的心灵也不可能不受到刺激 。此二者 , 足以给阿斗造成了看不见的内伤 。
当赵云杀出重围 , 见到刘备的时候 , 赵云已是血人一般 , 怀中阿斗未料生死 。但当解开盔甲 , 看到的阿斗却是“方才睡着未醒” 。大难不死 , 看起来是好事 , 但“睡着未醒”似乎应该有两种可能:一是刘禅已经吓傻了 , 心神皆散 , 焉能不睡;二是刘禅大脑缺氧昏死过去了 , 包裹在盔甲之内 , 呼吸受限 , 同样会导致人的昏睡 。除此之外 , 似乎找不到刘禅“睡觉”的合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