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的饮食文化:多民族交流促进了发展

在长达1100余年的汉唐时期 , 胡汉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景 , 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生活模式的基础 , 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众所周知 , 一个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 , 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 。在中国古代社会 , 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 , 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 。《礼记·王制》中说:“中国戎夷 , 五方之民 , 皆有其性也 , 不可推移 。东方曰夷 , 被发文身 , 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 , 雕题交趾 , 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 , 被发衣皮 , 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 , 衣羽毛穴居 , 有不粒食者矣 。
网络配图
中国、夷、蛮、戎、狄 , 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五方之民 , 言语不通 , 嗜欲不同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 生活在内地的华夏民族在饮食上有着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特点 , 这些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 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 。同时 , 这段记载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 , 是植根于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和饮食原料之中的 , 受一定的经济状况所制约 。
到汉唐时期 , 中国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 , 这就为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便利 。在汉代 , 张骞出使西域 , 促进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 。西域的特产先后传入内地 , 大大丰富了内地民族的饮食文化生活;而内地民族精美的肴馔和烹饪技艺也逐渐西传 , 为当地人民所喜欢 。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 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这一时期 , 西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还在和汉族杂居中慢慢习惯并接受耕作农业这一生产与生活方式 , 开始过上定居的农业生活 , 这显然与农业生产的效益要高于畜牧业成正相关;而内地的畜牧业也有较快的发展 , 这也得益于胡汉民族的频繁交流 。这种变化也使胡族和汉族传统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 “食肉饮酪”开始成为汉唐时期整个北方和西北地区胡汉各族的共同饮食特色 。
今天我们日常吃的蔬菜 , 大约有160多种 。但在比较常见的百余种蔬菜中 , 汉地原产和从域外引入的大约各占一半 。在汉唐时期 , 中原内地通过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流 , 引入了许多蔬菜和水果品种 , 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胡荽等 , 水果有葡萄、扁桃、西瓜、安石榴等 , 调味品有胡椒、沙糖等 。与此同时 , 西域的烹饪方法也传入中原 , 如乳酪、胡饼、羌煮貊炙、胡烧肉、胡羹、羊盘肠雌解法等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 。在汉代传入的诸种胡族食品到魏晋南北朝时 , 已逐渐在黄河流域普及开来 , 受到广大汉族人民的青睐 , 其中尤以“羌煮貊炙”的烹饪方法最为典型 。
网络配图
所谓“羌煮”即为煮或涮羊、鹿肉;“貊炙”类似于烤全羊 , 《释名》卷四“释饮食”中说:“貊炙 , 全体炙之 , 各自以刀割 , 出于胡貊之为也 。”正是由于“羌煮貊炙”鲜嫩味美 , 受到广大汉族人民的青睐 , 因而逐渐成为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 , 汉族也不断向西域、周边少数民族输出中原的饮食文明 。这其中既有产于中原的蔬菜、水果、茶叶 , 也有食品制作方法等 。1992年在新疆吐鲁蕃发掘的唐墓中 , 就出土过一种梅花型带馅的点心 , 十分精致 , 还有饺子 , 这些食品的制作方法显然是从中原传过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