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是哪里人?与刘邦同族同乡是真的吗?( 三 )


第三点:刘墉一家子也很懂得为官之道 , 当然这不说他们拍马溜须、贪污受贿 , 而是说他们能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到让上下都满意 。刘家几代为官 , 他们深知官场险恶 ,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来大祸;他们也清楚自己做为汉族官员事俸的是满洲皇帝 , 虽然大清标榜“满汉一家” , 但从骨子里 , 朝庭还是更信任满人 。所以刘家人也明白要想在仕途走得更远更稳 , 除了个人才华之外 , 还要会做官 , 才能做好官 。有一件事情对刘墉的刺激很大:1754年 , 朝廷命刘统勋巡视今天新疆的巴里坤、哈密两个地方的驻兵 。当时 , 恰逢回部的阿睦尔撒纳叛乱 , 当时驻守新疆的清军退到巴里坤 。刘统勋据此上奏 , 请放弃巴里坤 , 退守哈密 。不料 , 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震怒 , 将刘统勋即行革职 , 押解回京 。此时 , 刚刚中进士三年、好不容易才从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升任翰林院侍讲的刘墉随同全家所有男女老幼均被缉拿归案 , 交刑部严加看管 , 然后等待秋后问斩 , 他家所有家产全都充公 。不久以后 , 乾隆皇帝又觉得这么判决似乎不太合适 , 便释放了刘墉全家人 , 刘统勋和刘墉父子二人也恢复了名誉 , 并且重新当了官 。几年以后 , 乾隆皇帝又重新发还了刘统勋全家被抄没的家产 。但是 , 这次意外伤害还是给刚刚从政不久的刘墉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 并且严重影响了他此后一生的为官之路 。刘墉从这件事情中总结出了为官处世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基本原则是讨好皇帝 ,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二条基本原则是做好本职工作 , 该果敢时就果敢 。这两条原则可以说是刘家几代为官经验与教训的结晶 , 也是刘墉一家在仕途上保障 。
通过上面的分析论述,前面的疑惑可以得到解答:刘墉是山东人,但绝不是一个穷小子出身 , 而是出身望族 , 名门之后 。悠久的家族历史及刘家人自己的努力奋斗造就刘家的“海岱高门第” 。其实 , 像刘墉家这样发达起来的家族也不在少数 , 对于这些家族的发展史以及某些出色的家族成员 , 应当采取历史的观点客观的去看待 , 去思考 。不能受传说、戏说等因素的影响 , 这对于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 这也是小编研究刘墉家族发展史的一个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