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字名和双字名,为什么三国人物都是单字名没有双字名

好像三国时期没有双字名,全是单字名,为什么

单字名和双字名,为什么三国人物都是单字名没有双字名

文章插图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专莽说话不算属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 。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 。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为什么三国人物都是单字名没有双字名
单字名和双字名,为什么三国人物都是单字名没有双字名

文章插图
汉魏三国时期,人们多取单名,是因为出于避讳的需要 。避讳起于西周时期,凡君主与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或直说,必须用其他方法回避之 。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周代用避讳事奉神灵,人死之后,他的名字就必须避讳 。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讳的文字并不多,尚未因避讳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乱,所以复名在两周时期大有人在 。如周孝王名辟方,周平王名宜臼,周哀王名去疾,郑庄公名寤生,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 。
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就大不同了,为了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皇权,维护帝王唯我独尊的神圣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须避讳,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 。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 。汉高祖名邦,改“邦”为 “国” 。东汉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为“茂才” 。汉安帝之父名庆,改“庆”为“贺”,于是姓庆的都改成为姓贺 。
避讳之制在汉晋时代越来越密,汉律已有触讳犯法的规定,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曾诏日:“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 。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 。”(《汉书·宣帝纪》)两晋朝廷曾多次讨论避讳,使讳制更趋复杂 。东晋避后妃讳特多,并列入讳榜,令天下同讳,是一朝同制 。
由于秦汉以来讳制越来越密,这就势必产生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上上下下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也必然越来越多,由此造成了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等的种种混乱;甚至追改古书,如将《春秋》改为《阳秋》,《庄子》改为《严子》 。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汉晋时代的帝王采取了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
一是大量采用单名(单名所讳之字比之复名要少一半) 。从帝王世系中可知,西汉15帝,仅有2个复名;东汉13帝全系单名;三国曹魏5帝、蜀汉2帝、东吴4帝也全系单名;两晋从晋武帝司马炎到晋恭帝司马德文,15帝中仅有2个复名 。统计从西汉至东晋(前206-420年)626年之间,54个帝王之中,仅有4人是复名,单名约占94% 。由此可见当时的单名之盛 。帝王采用单名,这就大大减少了讳字 。东汉何休在《春秋公羊解沽》中指出:帝王采用单名是为了便于避讳,“其为难讳也,一字为名,今难言而易讳 。”
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 。东吴景帝孙休为四子取名、字,太子名震(音湾)字商(音迄),次子名奥(音觥)字粟(音礥),三子名壾(音莽)字显(音举),四子名寇(音褒)字奖(音拥)(《三国志·吴书·孙休传》注引《吴录》孙休诏) 。此八字世人少用,以使人难犯易避也 。西汉至东晋54帝中,采用冷僻字或不太常用的字取名者大有人在,如:西汉有汉元帝刘奭(音式),汉成帝刘骜(音傲),汉平帝刘衎(音看,又名刘箕子);东汉有汉章帝刘坦,汉和帝刘肇,汉质帝刘缵,汉少帝刘辩;三国有魏明帝曹睿(音锐),高贵乡公曹髦(音毛);西晋有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东晋有晋元帝司马睿,晋穆帝司马聃(音丹),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音玉) 。由于臣民对帝王的称呼另有一套专门用语,如天子、皇帝、皇上、上、今上、皇、帝、陛下、圣人、圣上、明主等,帝王的名字不像凡人那样常用,所以采用冷僻字取名不会发生人名称谓困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