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东吴一代名臣诸葛恪被杀死的原因,除了他本人骄傲自负这个原因外,还源自孙峻与孙亮那滴水不漏的计划 。事情真的就是如此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了吗?难道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了吗?在笔者看来,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 。至于为何,且听分析 。
东兴大捷以后,诸葛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浮躁起来,对于敌人,少了原来那份镇定,多了些轻蔑不屑 。《汉书》上曰:“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很快,诸葛恪便尝到了苦头,在新城之战中,“病者大半,死伤涂地”(《诸葛恪传》《资治通鉴》),最后只得大败而归 。孙峻趁诸葛恪民心渐失,公然“伏兵杀恪于殿堂”(《三嗣主传》) 。
据史书记载,孙亮在这期间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
第一件,在诸葛恪回来之后,“冬十月,大飨”(《三嗣主传》),被人认为是迷惑诸葛恪,致使其放松警惕 。
第二件,与孙峻商议如何除掉诸葛恪,要不然史书上不会有“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诸葛恪传》)这样的记载,被人认为是颁布诏书,赞同孙峻剿杀诸葛恪 。
第三件,在诸葛恪死后,《三嗣主传》上说“以峻为丞相,封富春侯”,《孙峻传》上说“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进封富春侯”,被人认为是主动满足孙峻,庆祝大功告成 。
这三件事情环环相扣,看似顺理成章,实则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 。笔者认为,对于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需要从以下三个分论点进行分析 。
分论一,诸葛恪专政从何说起 。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孙峻想怎么摸黑,就怎么摸黑 。诸葛恪已死,不可能再回到阳间与其理论 。
诸葛恪专政的所谓证据 。第一条,书信证明,认为诸葛恪写《诸葛恪与陆逊书》是为了警告陆逊 。第二条,杀死孙弘,认为诸葛恪这样做是为了铲除异己 。第三条,广施恩泽,认为诸葛恪给老百姓好处是为笼络人心,为专政寻找群众基础 。
笔者认为以上三条,不足为据,反驳理由如下 。
第一点,写书信的真实用意 。诸葛恪给陆逊写这封信,是为了“知逊以此嫌己,故遂广其理而赞其旨也”(《诸葛恪传》),没有任何恐吓警告之意 。再加上,“会逊卒,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诸葛恪传》)这样的记载,容易让人误读,产生歧义 。其实,只要弄懂“会逊卒”的“会”字为恰逢、正好之意,一切也就迎刃而解、豁然开朗了 。
第二点,杀死孙弘是为了孙权 。孙权去世,孙弘因平日里与诸葛恪不和,便想借机“欲矫诏除恪”(《诸葛恪传》《资治通鉴》) 。孙峻在当时还和诸葛恪统一战线,便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他 。诸葛恪这才“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让孙权一路走好,要不然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
第三点,立场导致不同处 。“恪乃命罢视听……众莫不悦”(《资治通鉴》) 。对于诸葛恪给老百姓好处这一条,人们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便会大相径庭 。其实,用这一条来论证诸葛恪专政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 。所以,诸葛恪专政这种说法纯属有人捏造,是不能成立的 。
分论二,孙峻平日多恶贯满盈 。
孙峻做人真不咋地,再者对诸葛恪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笔者这样说,并不是有意诋毁他,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把以下三点作为依据 。
第一点,玩持久战,用心良苦 。孙峻嫉妒心极强,所以虽然在初期对诸葛恪是毕恭毕敬,但在阿谀奉承的同时,也翘首以盼诸葛恪轰然倒台,到时候自己也好取而代之 。在当时的吴国,诸葛恪的能力是屈指可数 。孙峻要想有所作为,只能让诸葛恪在自己的眼前永远消失,彻底清净 。所以,在孙权重病卧榻之时,孙峻才会“表恪器任辅政,可付大事”(《诸葛恪传》),活生生的置诸葛恪于悬崖边,让你享几天福,不久便是你的死期 。孙峻此计真可谓阴险歹毒,人心真是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