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须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典故


名须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典故

文章插图
秋窗读书图(局部) 刘松年/绘
人生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好好读书?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情况作出不同的决定,因此这个问题其实不成其为问题 。但是不同的人读书取得的成就不一样,有人归结为与开始好好读书的时间有关,于是便成了问题 。
据王定保《唐摭言》卷十记载,段维“年及强仕,殊不知书 。”所谓“强仕”,语本《礼记》,乃男子四十岁的代称 。可见段维年届四十,仍然是一介文盲 。“一旦自悟其非,闻中条山书生渊薮,因往请益 。”“自是未半载,维博览经籍,下笔成文”,为人写墓志,“有燕、许风骨”,在咸通、乾符年间名气很大 。段维读书虽然开始得很晚,但是进步神速,成就也不小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个捷才 。《唐摭言》卷十三“敏捷”条记载,“段维晚富辞藻,敏赡第一 。常私试八韵,好吃煎饼,凡一个煎饼成,一韵粲然 。”这段文字意在推崇段维作诗的敏捷,但是一个“晚”字大有文章 。既可以理解为段维文思的敏捷延续到了人生晚年,也可以理解为段维作诗晚有所成 。可见起步虽晚,但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成就 。
据《宋史》记载,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虽然“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但经过刻苦学习,“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苏洵读书起步较晚这一个案,成了一个典型,以至蒙学读物《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纵然如此,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一起跻身唐宋八大古文家之列,成就一点都不小 。
【名须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典故】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出生于京兆杜陵韦氏家族,当时坊间流传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谚语;杜甫《赠韦七赞善》一诗道:“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由民谚和杜诗,便可以管窥韦氏家族政治、经济地位之高和衣冠之鼎盛 。出生在这样的世家中,少年韦应物又曾为唐玄宗侍卫,所以没少做荒唐事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奔蜀,韦应物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这一年韦应物23岁左右 。折节向学后,韦应物痛改前非,成了杰出的诗人,也是仁厚的儒者,写下了“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样心系民瘼、反躬自责的诗句,感动了无数后世读者 。清代沈德潜评论说:“是不负心语 。”所谓“不负心语”,意即有良心的话 。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诗人,作为富家子弟,少年陈子昂任侠尚气,热衷于射猎博戏,不好读书 。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陈子昂“年十八时,未知书 。”“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饬,精穷坟典 。”于永淳元年考中进士,所作诗文为世所重,被推为一代文宗 。另外,卢藏用评价陈子昂道:“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新唐书》中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也就是说,陈子昂是扭转初唐文风的关键人物 。折节读书虽然有点晚,但并不妨碍陈子昂取得巨大成就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曾夫子自道“十有五而志学”,可见孔子十五岁才好好读书 。按照今天的标准,孔子致力于读书也晚了点,但是孔子却成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其成就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以至被后世尊崇敬为圣人 。推究起来,孔子成就非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超群绝伦的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
三代时期,“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由朱熹《大学章句序》中的论述,我们不但可以知道古人入学的时间,也可以知道古人入学后学什么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所谓适龄儿童,指的是满六周岁(九月一日之前出生)或者七周岁(九月一日之后出生)的儿童 。这是古今绝大多数人正式接受教育的时间,但这种教育规模化的趋势,消泯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