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真的是汉奸吗?朱元璋是怎么编故事的?

公元1380年即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胡党、废掉有着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大事件 。设计了胡惟庸的朱元璋,本来是从“结党营私”下手,但杀了胡惟庸后,深感意犹未尽,于是挖空心思,给死去的胡惟庸又扣上了两顶里通外国大帽——通倭通虏,说胡丞相勾结日本人和蒙古人,不仅是我朱元璋的敌人,而且还是民族罪人 。
那么这两顶帽子扣得准不准,胡惟庸里通外国这两件事存在吗?
所谓通倭案,就是林贤案 。
林贤是谁?明史没有这个人的列传,只说他是朱元璋任命的明州卫指挥史 。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宁波,是明中国东海门户 。拿今天话来说,林贤身份相当于中国东海舰队司令 。
【胡惟庸真的是汉奸吗?朱元璋是怎么编故事的?】明朝对林贤案的官方描述,是一个很诡异的“谍战”故事——
这位林指挥史是个好大喜功的人 。早在进京述职时,胡惟庸就吃定了他,准备将他发展为自己死党 。如何利用这个好大喜功的家伙为自己所用?有一次,胡惟庸给林贤设了个套,告诉他有一对日本商贡船要经过他的防地,让当做倭寇船打击,出动官船去火烧一气,然后,向朝廷报告“抗倭大捷” 。结果,一心想邀功求赏的林贤如是这般做了,不料胡惟庸背后捅刀子,向朱元璋揭发这起“火烧战船”的游戏,结果林贤遭到重罚 。处罚的方式比较诡异——撤了职,没有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而是发配日本 。而更诡异的是,过了三年,胡惟庸派人去日本,暗自将林指挥召回,威胁加利诱,使林贤别无选择,成了胡党一员 。胡惟庸与林贤共商大计,主要思路是借兵日本,里应外合,阴谋颠覆洪武政权 。于是,林贤领命,回到日本开始准备 。
随后,这起谍战剧除了胡惟庸和林贤外,出现第三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日本高僧如瑶藏主,这个人明为高僧,实际上是高级刺客 。在巨大的物质利诱下,这个如瑶藏主与林贤一拍即合 。杀手嘛,出个好价钱就干 。两人筹划配合胡惟庸变天的一条毒计:带四百日本武士,扮成僧人模样朝贡大明,向朱元璋进献巨烛,也就是大蜡烛,里边藏着兵器暗器,伺机暗杀朱元璋 。我们知道,日本武士搞暗杀可谓天下第一,他们一不怕死,二拥有对主人的绝对忠诚 。如果这伙人真靠近朱元璋,洪武大帝还真凶多吉少 。
但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没等胡惟庸和日本人动手,朱元璋先下手了 。于是这场暗杀流产 。
通倭案排在胡党案第九系列 。列入朱元璋亲自牵头编写的“反面教材”《大诰三编》,但细心的人们发现,此案有很多可疑之处,我归纳为三大疑点:其一,当时日本并非明朝藩属国,何以成为接受明朝官员流放地?其二,明初日本内战不绝,自己国家尚未统一,有何实力去颠覆他国?其三,时间对不上号 。明史记载,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事发,洪武十九年,“林贤狱成”,而日本史料记载,洪武十六年,如瑶藏主入贡大明 。也就是说,这三件事,每个相隔三年,那三个人,谁也不挨谁 。不能排除,朱元璋在定胡惟庸通倭奇罪时,发挥了丰富想象力,愣是把三个故事整合成了一个故事 。
为了把胡惟庸里通外国的罪行做足,朱元璋不余余力地追查,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结果又取得了巨大收获 。查处胡惟庸不仅“通倭”,而且还“通虏”,就是说,胡惟庸不仅勾结日本人,而且还串通北元蒙古人 。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就在胡惟庸死后十年,朱元璋挖出了他勾结蒙古人证据 。元朝旧臣封绩被捕下狱,据封绩招供,说胡丞相派自己带信给蒙古,请他们和胡党内应外合,胡党举事时,请北元出兵接应 。而据后来历史学家吴晗考证:封绩是江苏人,从未到过北边,但朱元璋及其御用大臣偏偏要逼他供出胡惟庸通元的罪状,后来觉得有破绽,又将封绩改籍为河南人,把他的身份改为元遗臣 。朱元璋不断即兴更改剧本,无非是想钩出更多故旧勋贵,把他们钉在汉奸耻辱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