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神秘预言竟让汉朝皇帝恐惧了上百年

读汉 史和三国史,经过会遇到一句话:“代汉者,当涂高 。”前半句很清楚,说的是谁将取代汉朝,后半句就太模糊了,从字面上很难理解 。作为政治预言,这句话又十 分著名,不仅正史里有多次记载,而且在野史、小说、传说里更是经常被提及,汉武帝刘彻感叹过、汉光武帝刘秀与人争论过,袁术、阙宣等人还把它拿来作为称帝 的依据,魏文帝曹丕更是把它作为汉魏禅代的政治基础 。
那么,这究竟是一句怎样的神秘预言呢?
“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话的出处,一般公认的是《春秋谶》,这部书早已失传,里面有一句话:“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 。代汉者,当涂高也 。”按照它的说法,刘邦建立的汉朝至少要延续920年,最后由“涂高”来代替它 。
两汉加起来只有405年,《春秋谶》的前半部分预言就错了,不过这不影响它后半部分的传播,尤其在汉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大家对它更相信大于怀疑 。《春 秋谶》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这些已经不知道了,不过单从书名就可以判断出这部书的性质:一是它属于“谶书”这一类,二是它用来为 《春秋》作谶的,三是它应该成书于谶纬这类书兴盛的秦至汉初 。
《春秋谶》属于“谶书”这一类
“谶”通常与“纬”相提,它们都是为经书作注的,形成了所谓谶纬学 。具体来说,“谶”是用隐秘的语言假托神仙圣人来预决吉凶,“纬”相对“经”而言的,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也就是依傍、比附经义的书 。谶纬学其实就是神秘预言学,从产生时间上看“谶”先于“纬”,秦始皇时就出现过“亡秦者胡也”的谶 语,汉代虽独尊儒术,但皇帝们都很相信谶纬之学,刘秀还利用这一学说为夺取政权服务,谶纬学在汉代很流行 。
二、汉武帝刘彻喝多了,想起了这句神秘预言
所谓预言,容易让人想起《推背图》这类东西,大都世道越乱越流行 。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本不会出现“代汉者”预言的流行,这句预言被提及,正是汉武帝本人 。
一次,汉武帝临行黄河和汾河,兴致一起,命人在船上设宴,君臣一边赏河景一边开怀痛饮,汉武帝上过太学,被称为”文化程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他现场作了 一首《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 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刘彻
辞成,当场奏唱,大家听了挺高兴,说领导你写得真好、真棒,一片赞美之声 。这时汉武帝突然话题一转,对大家说:“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 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意思是,别看咱们现在挺乐呵,可我们汉朝也有“六七之厄”,到42代的时候江山就不在了,那时候“代汉者,当涂 高” 。
看来汉武帝已经知道了那句神秘预言,把它与“六七之厄”相提并论,一般对这类负面信息帝王身边人都尽可能予以屏蔽,不让领导听到、看到而烦心,汉武帝熟知这句预言,这说明它在当时已经相当流行了 。
见领导不高兴,群臣纷纷进言:“汉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陛下安得此亡国之言,过听于臣妾乎?”大家这么一说,汉武帝也觉得这话跟眼 下的风景不太协调,于是说“吾醉言耳”,不过随后又说:“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
【一条神秘预言竟让汉朝皇帝恐惧了上百年】三、刘秀与政治对手就这句神秘预言展开了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