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49年,也就是明正统十四年 。已经多年没有战事的北部边境,突然向京城送来了加急的奏报:瓦剌部也先,率四路大军南下,兵峰直指大同 。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震动,英宗朱祁镇十分慌乱,准备在第二天的朝堂之上问计于诸位大臣 。但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认为瓦剌人不值一提,劝英宗亲征漠北,建立不世之功,不需要同大臣们商议 。
【这个小小的锦衣卫,才是明英宗夺门之变的最大功臣!】好大喜功的朱祁镇羡慕先太祖和成祖横扫蒙古的英明神武,听王振这么一说,也想立几件“举世奇功”,直接下旨亲征,大臣们接到消息进宫苦劝,却被英宗斥责,没办法只能奉旨跟随 。
不日,明英宗朱祁镇率明军三大营全部主力和几乎全部的文武百官出征,朱祁镇乘坐马车,不配铠甲,不挽烈弓,与其说是征讨入侵者,不如说更像出去狩猎的架势 。
这出征的壮观场面,让第一次奔赴战场的明英宗激动万分,他发现所谓兵戈相交、血肉横飞的残酷战争也不过如此,大明强盛,何须担忧区区瓦剌?
但是仗还是要打的,不然出来这趟可就没有意义了 。但奇怪的是,朱祁镇没有将这支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一个经验丰富的武将,而是他的贴身太监——王振,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一场历史悲剧的发生 。
这次著名的出征,没有让朱祁镇建立“永世奇功”,却造成了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国耻——土木堡之变 。一个毫无军事指挥能力的太监,指挥20万明军精锐抗击战斗力强劲的瓦剌骑兵,这本就是天方夜谭!
此战之中,20万明军全军覆没,跟随大军的宗室大臣死伤殆尽,亲征的明英宗更是被瓦剌士兵俘虏,押往了也先大营 。
在混乱的战场,瓦剌骑兵将慌乱的明军冲杀殆尽,朱祁镇身边的亲卫四散逃跑,只有一名官职低微的锦衣卫留在他身边,始终不离不弃,细心照顾 。
而正是这名小小的锦衣卫,在朱祁镇接下来的传奇人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就了一段忠君爱国的传奇故事 。
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人,锦衣卫校尉——袁彬 。
袁彬的父亲,在建文年间入锦衣卫担任校尉,一直恪尽职守 。正统四年,袁彬接替父亲的职务任锦衣卫校尉 。正统十四年,他作为皇帝亲卫中的一员,随军出征 。
在土木堡的乱军之中,朱祁镇身边的护卫死的死、逃的逃,只有指挥使哈铭(蒙古族)和袁彬两人留下来护卫不愿逃跑的皇帝陛下,他们也随即被瓦剌士兵俘获,和朱祁镇一起被带到了也先的军帐之中 。
朱祁镇作为大明皇帝,深受蒙古贵族的记恨,如果不是以此为要挟换取明朝的土地和金银,恐怕朱祁镇早就身首异处了 。
但是这不能阻止蒙古贵族对朱祁镇普遍的恫吓和凌辱 。每当有瓦剌的士兵将军用刀剑威胁他,袁彬都会挺身而出,护住朱祁镇,为大明皇帝保留住最后一丝尊严 。
在于谦领导京城军民在京城成功阻击瓦剌包围后,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继位为代宗,瓦剌和明朝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对峙时期,朱祁镇的利用价值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瓦剌人对待朱祁镇的态度也越发的恶劣 。
长城以北气候寒冷,朱祁镇居住的帐篷无人照管,在夜晚冷风钻入帐篷之中,朱祁镇被冻的瑟瑟发抖难以入睡,在身边照顾的袁彬,便解开衣裳,将朱祁镇冰冷双脚抱在怀中为他取暖 。
瓦剌部族逐水草而居,也先在行军的过程中也总是带着朱祁镇,袁彬同样跟随左右,每逢恶劣天气车马不能行,袁彬总是背着朱祁镇跟着行军队伍,瓦剌士兵很不明白为什么他还要护着这位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皇帝”,但是袁彬心中所想,远不是他们这些凡人所能理解 。
- 因为哄抢了项羽的尸体,这个家族出了一个开国皇帝!
- 泥鳅为什么怕盐 原来是这个原因 泥鳅为什么怕盐
- 初尧这个名字的意思,尧怡瑄这个名字的含义
- 康熙带一群孩子生擒鳌拜是为什么?这个做法有什么讲究呢
- 吊兰生长的叶子发黄,怎么办?这个方法秒解决 吊兰叶子发黄怎么办如何处理
- 这个人将秦桧定位奸臣,将岳飞平反,却被称为南宋四大奸臣
- 吸烟人群年轻化,这个“凶手”榜上有名,3大危害让人难以承受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 西兰花可以生吃吗,用这个做手抄报 西兰花可以生吃吗 西兰花可以蒸着吃吗
- 锦衣卫也想谋朝篡位,豢养大量军队还没出手就被朱棣砍掉了
- 塞班是什么意思梗 塞班这个梗是什么时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