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国有谁会幻想着自己去替代诸葛亮而谋取丞相之位呢

历史原本是不可以假设的 , 但读史者会有偏好 , 往往会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发出不同的感叹 , 而这种感叹的未尽之意 , 则往往是诸多的“假如” 。比如说庞统 , 当刘备正处在用人之际 , 他却意外地死于战场 。在刘备为之痛哭之余 , 读者也不免会有一番感慨:假如庞统不是早死……不过 , 当这种想象如同天马行空 , “假如”也就没有了边际 , 比如有人就说 , 假如庞统不是早死 , 那么他必定代替诸葛亮担任丞相 。也有人为了否定诸葛亮的需要 , 还说法正也有这种可能 。后来李严作为托孤大臣出现 , 也有人说这是刘备已经不信任诸葛亮 , 有计划地分诸葛亮的权力 。
那么 , 蜀汉国会有人替代诸葛亮任丞相吗?我们不妨看看最有可能出任丞相的三个人选 , 他们分别都是什么情况 。
庞统原本是周瑜的功曹 , 周瑜去世后归属刘备 , 刘备任命他以从事的身份担任耒阳县令 。因为治理的不好 , 刘备将他免官 , 鲁肃给刘备写信 , 诸葛亮给他解释 , 刘备这才找他谈了谈 , 发现庞统真是个大才 , 这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
不过 , 庞统这个人虽然有才 , 但却不会处理和君主之间的关系 。刘备和刘璋反目 , 进攻成都一路高歌猛进 , 战事颇为顺利 。到了涪城 , 刘备摆酒奏乐 , 对庞统说:“今日的聚会 , 可以说是享受快乐啊 。”庞统说:“征伐他人的国家却认为是件赏心乐事 , 这可算不上仁义之师了 。”刘备已经喝醉 , 非常生气 , 将庞统赶出了宴会厅 。过一会儿刘备觉得后悔 , 又派人请庞统回席 。庞统回到原位 , 既不理睬刘备也不道歉 , 只管像原来那样吃喝 。刘备问他说:“刚才的讨论 , 究竟是谁的错呢?”庞统回答道:“君臣全都有错 。”刘备听了放声大笑 , 席上的欢快热闹气氛仍像刚开始时那样 。
刘备虽然有点儿得意忘形 , 但在长时间的征战之余庆贺一下也不算大过 , 庞统劝其收敛事后有的是机会 , 何必要这样当面就给刘备下不来台?当两人对话过后 , 宴席气氛仍然欢快热闹 , 这说明庞统的话才是不合时宜 , 而不是刘备以及其他人 。还有 , 庞统的话自身就有问题 , 所有的征伐都是战争行为 , 难道打了胜仗就不应该庆贺吗?夺取益州是刘备诸葛亮早就规划好了的 , 具体的军事计划也是他帮助刘备制定的 , 难道刘备喝酒高兴后才改变了兴师的性质了吗?刘备一贯标榜自己的仁义道德 , 庞统专门挑刘备的忌讳说事 , 并不见得明智 。也亏的是刘备正在用人之际 , 假如成都到手后发生这样的事情 , 结果会怎样?
还有 , 庞统曾经是周瑜的功曹 , 是周瑜死后转投到刘备这儿来的 , 而诸葛亮是一出仕就为刘备效劳 , 这是庞统永远都比不上诸葛亮的地方 。刘备到京口向孙权借荆州 , 周瑜劝孙权将刘备扣留 , 孙权虽然没有采纳 , 但刘备想想仍然觉得后怕 。后来刘备问起庞统 , 担心他有顾虑 , 先说了一句“在君为君” , 庞统回答说:“有这回事 。”官渡之战 , 袁绍和曹操都派了使者拉拢张绣 , 张绣认为袁绍势力大 , 想结盟袁绍 。贾诩直接对袁绍的使者说:“回去谢谢袁本初 , 亲兄弟都不相容 , 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直接就将袁绍的使者赶了出去 。随后 , 贾诩找了一大堆理由 , 劝告张绣投奔曹操 , 张绣听从了他的建议 。到了曹操这儿 , 曹操给他一个都亭侯 , 还给了他一个冀州牧的官衔 。试想 , 要是贾诩到了袁绍哪儿 , 会得到这样的高官厚禄吗?周瑜要孙权囚禁刘备 , 并没有看到庞统谏阻 , 所以这“在君为君” , 只能是嘴上说说 , 刘备心里如何想 , 却很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