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真实样子,跟我们现在的车有什么不同?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真实样子,跟我们现在的车有什么不同?】看过三国演义 , 我们都了解到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制造的 。诸葛亮制作木牛的目的是通过车辆难以通行的栈道 。栈道上为什么车通不过去呢?是因为栈道的路太陡 , 非常曲折 , 有台阶;这是栈道区别其它道路的地方 。而栈道上的很多路段是可以通过车辆的 , 那么要解决栈道上运输粮食的最佳方案是 , 保持优点 , 改进缺点 , 做一辆车 , 使其能克服栈道的陡、曲折、台阶 , 能在栈道上通过 , 往前线运输粮食的难题也就解决了 。
三国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忽一日 , 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 , 人夫牛马 , 搬运不便 , 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 。前者所积木料 , 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 , 教人制造木牛流马 , 搬运粮米 , 甚是便利 。牛马皆不水食 , 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 。”众皆惊曰:“自古及今 , 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 。不知丞相有何妙法 , 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 , 尚未完备 。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 , 尺寸方圆 , 长短阔狭 , 开写明白 , 汝等视之 。”众大喜 。
??紧接着介绍了制造木牛之法:方腹曲头 , 一脚四足;头入领中 , 舌着于腹 。……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 , 人不大劳 , 牛不饮食 。造流马之法:肋长三尺五寸 , 广三寸 , 厚二寸二分……众将看了一遍 , 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诸葛亮集》中也有一段文字:“木牛者 , 方腹曲头 , 一脚四足 , 头人领中 , 舌著于腹 。载多而行少 , 宜可大用 , 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 , 群行者二十里也 。曲者为牛头 , 双者为牛脚 , 横者为牛领 , 转者为丰足 , 覆者为牛背 , 方者为牛腹 , 垂者为牛舌 , 曲者为牛助 , 刻者为牛齿 , 立者为牛角 , 细者为牛鞅 , 摄者为牛鞭轴 。牛仰双辕 , 人行六尺 , 牛行四步 。载一岁粮 , 日行二十里 , 而人不大劳 。”这段记载 , 尽管对木牛形象作了描绘 , 但是 , 具体的描绘 , 以及原理就不得人知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 具体的构造 。
在四川省博物馆文物中 , 专家将3000多块碎陶片复原成一辆完整的三轮马车 , 该车的断代在东汉与三国之间 。许多人认为就是历史上传说的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 。这辆是一件殉葬品 , 只有实物三分之一大 。高1.15米 , 车厢高1米 , 全长2.56米 。该车有很多先进之处 。首先 , 一般马车只有两个轮子 , 这样 , 马不仅要费力拉车 , 还要承担车身的重量;而三轮马车的出现减轻了马的承重负担 , 增加了马车的稳定性 , 让它的牵引力更大 , 从而运送更多更重的货物 。
其次 , 传统二轮马车的车身和马之间靠“辕”连接 , “辕””的长度注定了马车转弯半径大 , 不适合在狭窄的山路上行走;而三轮马车在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车厢之间有个“转向器” , 适合在狭窄山路上转弯 。说白了 , 就是类似于今天拖拉机的样子 。只是动力变成了人力 。四轮变成了三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