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六国灭,他是唯一能遏制秦国统一的人,纵使国士无双终为酒色所累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注:春申君不是),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而今天本章所讲的是战国四公子里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个——信陵君 。
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 。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 。
信陵君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魏无忌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可以说信陵君用人做事的方式甚至直接影响了后来历代帝王将相对人才的选择与使用,对后世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信陵君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战国四公子中,信陵君当居于首位;而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信陵君写传都不直接称呼他的封号,(对于其他三人都是直接称封号,谥号,唯有信陵君称魏公子)名为《魏公子列传》,并且借平原君之口给了信陵君四个字的评价"天下无双" 。
在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将天下兵家分为四大类: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 。兵权谋家包括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孙武、孙膑、吴起等,这是兵家的主流 。兵阴阳家大多是后人依托神农、黄帝、风后等上古人物编造出来的神怪之语,皆不论 。兵技巧家则是伍子胥(水战法),以及墨子(守城术)、李广(射术)等人,在那时看来,流于技巧就下下了,这是兵家的末流 。而兵形势家则是仅此于兵权谋家的第二大兵家流派,其中包括战国兵家尉缭、西楚霸王项羽,以及信陵君 。
比起兵权谋家在战争中多用奇兵诡谋破敌,兵形势家则更注重战争的本质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讲的通俗一点儿就是“打群架”,只不过参加的人比较多而已 。一个人打架靠力气、靠胆气、靠武功,而一群人打架靠的是指挥 。那么指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 。将士用命,人人效死,个个不惜为主将赴汤蹈火,则虽百万大军,亦可如臂指使 。兵形势家们追求的就是这个 。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各大兵形势家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 。商鞅白起靠的是重赏重罚,一颗人头一个爵位,当逃兵则全家连坐,秦法如山,秦卒自然人人拼命,“虎狼之师”就是这么炼成的 。项羽靠的则是超凡的武力与勇气 。身先士卒,一骑当千,破釜沉舟,勇武如神,楚兵为主帅之气鼓舞,自然个个争先,猛锐不可挡,“西楚雄师”就是这么炼成的 。而信陵君靠的更多的是他自身的人格魅力 。信陵君这个人,正如世人所称道的,他“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是个在道德方面毫无瑕疵的翩翩君子 。换句话说,信陵君是当时那个时代的道德偶像 。
当时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做着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 。魏无忌听说此人后,前往拜访,并想馈赠一份厚礼,但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礼 。”魏无忌就大摆酒席,宴饮宾客 。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上的左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