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由来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四 )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更具特色 。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
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此俗始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 。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 。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 。节日戴以入 。” 荷包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 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 *** 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