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史|泥炉王

泥炉王 , 原名王得火 。 听人说 , 他刚出生时 , 他的父母请人取名 , 取名者说 , 这娃娃命里五行缺火 , 得名曰“王得火” 。 长大后的王得火 , 人如其名 , 一生和火较上劲儿 , 专业砌火(制作或维修土炕、土灶)做泥炉子 , 人送外号“泥炉王” 。
当今社会 , 我们做饭用天然气和电力 , 严冬取暖有暖气和空调 , 许多年轻人对砌火做泥炉子早已陌生 。 其实 , 回望整个人类发展史 , 从利用自然取火到人工取火 , 火的发现和利用 ,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巨大 。 一部浩浩荡荡的人类进化史、发展史、文明史 , 就是一部用火的进程史 。 从远古到近代 , 在没有铸造火炉之前 , 在天然气、电力没出现之前 ,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 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 , 用的都是泥炉子 。 泥炉子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悠久 , 而且影响深远 。 如诗王白居易 , 别号醉吟先生 , 一日傍晚 , 天色阴沉 , 暮雪将至 , 先生家里的绿蚁酒恰好酿到最佳时 , 小泥炉的炉火烧得正旺 , 白居易写诗邀好友刘十九前来小饮:“绿蚁新醅酒 , 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 , 能饮一杯无?”
当然 , 王得火不管这些 , 只是一门心思用在砌火做泥炉子上 , 不做火炉子的深层研究 。 秋后 , 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临前 , 也是他最忙的一段时间 , 十里八乡请他前去砌火炉者众多 。 秋收了 , 眼看天冷了 , 大多人家想赶在风雪到来前 , 翻修一次土火 , 也好过一个舒适的暖冬 。
砌火绝对是个技术话 , 比如有用来做饭的炉火 , 有连着土炕的炕火 , 也有家口多 , 需要两个灶口的连体火 , 等等 。 炉子旺不旺 , 火催不催锅 , 关键要看砌火师傅的手艺 。 当然 , 需要省煤还是火旺 , 关键要看主家的喜好 。 所以每到一家 , 王得火会先问:“要的是省煤还是火旺?”倘若主家说:“省煤 。 ”王得火在砌火的时候 , 火肚子会小 , 炉针的安放是斜摆放 , 这样的好处是晚上存得住火 , 只是白天起火慢 , 但不费煤 。 倘若主家说:“要火旺 。 ”王得火在砌火的时候 , 会放大火肚子 , 炉针的安放是平摆 , 缝隙大 , 这样砌出的炉火旺 , 炉膛用煤量大、进风多、上火快 。 用王得火的话说是:“这样的土火 , 吃得多拉得多 , 一口气能催开一锅水 。 ”
当然 , 砌火的过程中 , 几层砖该放炉针 , 几层砖需留气眼 , 哪里需要错缝 , 烟口留左还是留右 , 都有讲究 。 特别是装火膛 , 俗称“套火” , 学问更多 , 多一把泥是一个样 , 少一把泥又是一个样 。
【发展史|泥炉王】对于王得火来说 , 做泥火炉子更是一绝 。 一堆红泥 , 在他手里 , 就能变成红泥火炉子——烧的是木炭 , 小火炉可以像白居易那样温酒 , 也可以煎药、吃小火锅;再小巧一点的 , 大家闺秀可以用来暖手;大点的火炉可以暖家 。 红泥火炉在过去深受一些有钱人家的喜爱 。 王得火也正是靠一个小巧的红泥炉子讨得一个如花似玉的好媳妇 。
如今农村实现大发展 , 许多人家都用上了暖气、空调 。 农家乐也如火如荼 , 王得火却另辟蹊径 , 他搞的“泥炉民宿”非常特别 , 整个装饰风格全是泥土:泥屋子、泥炉火、泥灶台、大土炕 。 前来旅游的人 , 可以盘腿坐在炕上 , 围着小火炉吃火锅、温酒、品咖啡 。 据说 , 他的生意做得很是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