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姓取名,姓凤的孩纸起名字( 二 )


少昊去世后,戎夏黄帝集团的颛顼取代了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权 。原少昊部落的许多鸟夷氏族纷纷向中原内地迁徙 。有的加入到中原华夏颛顼集团,有的氏族沿着黄河继续西迁到黄土高原,少昊凤鸟氏族则迁到更远的陕西云阳一带 。正因为如此,少昊虽为东夷,但《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都说帝少昊死葬云阳 。《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由于少昊氏族西迁,少昊逝后,被尊为西方天神,叫"西皇" 。
确切地说嬴姓始祖是伯益,司马迁《史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 。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 。”伯益之父是禹以最贤之皋陶,打算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他,不巧他病逝 。皋陶死后,"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继承了燕鸟图腾,仍以偃为姓 。皋陶的长子名伯益,伯益为秦赵之祖,继承了少皞氏的嬴 。《帝王世纪》说:"伯翳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 。"伯翳即伯益,舜帝赐他为嬴姓,只是命他继承了少皞氏担任嬴姓部落的首领 。并非嬴姓自伯益时才开始有 。这样,从皋陶父子时始,嬴与偃两姓分开,而变成了凤凰家族的两大系统 。偃姓奉皋陶为祖,他的后裔主要向南发展;嬴姓则奉伯益为祖,他的后裔主要留在山东,或南行淮水,或向西迁 。
相传《山海经》为大禹、伯益所作 。《山海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也是研究我国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 。许多文献将《山海经》称为“伯益之书” 。《吴越春秋》:禹“遂行四渎,与益、夔共谋 。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 。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证之 。故名之曰《山海经》” 。东汉王充在《论衡?别通篇》里说:“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 。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 。
伯益因对社会的发展立了大功,禹准备举伯益为戎夏--东夷部落联盟的领袖,让伯益当禹的继承人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云:禹之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于是,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中国的历史由此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编辑本段]补充版本我国最古老的姓氏是风姓子!凤姓!子姓等!黄帝姓公孙(子姓)!古代母系的姓大多从“女”,如“姬”,“姜”,“妫”,“嬴” 等,这也是母系氏族的残留,同姓之族大多分布于较近的地域 。以秦之“嬴”姓为例,春秋时嬴姓的诸侯国除秦外还有:黄(今河南潢川),江(今河南息县),徐(今安徽泗县),钟离(今安徽凤阳)等,这些诸侯国大多分布于淮河流域(除秦,梁两国例外) 。《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杜预注“二国皆嬴姓” 。按徐,奄二国极为古老,不但远在秦立国以前,甚至早于周之立国 。商周之际,二者皆东夷大国 。东夷族分布主要在今江苏,山东,河北以至辽宁的沿海地区,以鸟为图腾,有时又被称为鸟夷 。春秋时的郯国(今山东郯城),也是嬴姓(有称为己姓者,按莒国亦为赢姓国,有时也作己姓,可见己与嬴或为一姓),《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访问鲁国,自云是“少(白皋,音浩,四声)之后”“我高祖少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这是嬴姓属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的确切记载 。
【凤姓取名,姓凤的孩纸起名字】商族祖先亦属于东夷鸟图腾部族(参见本人另一文《殷商史话-王亥的故事》),商之甲骨文中称东夷为“人方”,相当尊重 。商末,东夷族强大内侵,如上文中的奄国(今山东曲阜)所处为商早期的都城 。周武王克商后,东夷一度臣服 。然而武王死后,周公摄政,管叔鲜,蔡叔度,纣子武庚与东夷诸国不服,发动叛乱 。周公东征,“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史记?鲁世家》) 。此后周又多次对东夷用兵,西周后期的青铜礼器师(上宝盖下袁,字库无此字)簋所刻铭文载:“正(通“征”)淮尸(通“夷”),欧孚(通“俘”,下同)士女牛羊,孚吉金” 。这里注意两点,一是周对东夷用兵,俘虏了大量的人口,二是俘虏了大量牛羊 。第二点说明东夷是以放牧牛羊为主要生产方式,亦即畜牧业 。而《史记?秦本纪》载秦之祖先非子也因善养马畜牧而为周孝王“邑之秦” 。则秦很有可能是周在对东夷战争中俘虏的东夷部族迁于西北,为周畜牧 。同样,与秦共祖的赵国祖先造父也是以善御著称 。秦,赵的共同祖先蜚廉及其子恶来“俱以才力事纣王” 。所谓“蜚廉善走”(以上见于《史记?秦本纪》)决不是蜚廉是长跑好手(河南殷墟出土有大量殉葬马车,可见当时马车已很流行),而是蜚廉也是因驾驭马车的“善御者”而为纣重用 。蜚廉也因与商同出于血缘关系较近的东夷部族才能被重用 。(这一点与后来注重异姓通婚并且重用异姓的周有很大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