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去世,慈禧听到后当场崩溃,足以证明李鸿章的地位有多重。

大清晚期,中兴四臣中,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论对大清朝的影响力,张之洞是没办法和前面三位相提并论的 。
而若论军事之外,在政事儿上,对大清朝的军政推动和影响力,首推李鸿章 。李鸿章的淮军,海陆支撑着帝国三十年 。这是湘军,没有做到的 。
李鸿章(1823年-1901年,安徽人)政治、外交、军事上的成就,尤其是政治、外交的建设,远超过他的老师曾国藩 。在左宗棠死后,1880~90年代,李鸿章成为大清国最后支撑着这座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大厦的顶梁柱 。大清国有大事,必然需要李中堂出面 。
首先,自然是李鸿章对慈禧太后的统治极度拥护,身为汉臣,对满族统治者忠心耿耿,自然得到重用 。
其次,就是李鸿章实在太重要了,派遣学生去日学习,建北洋水师,淮军,以夷制夷的手段,都展现出高明的外交手段,在那个视洋人为虎狼的时代,只有李鸿章面对洋人不卑不亢,能够与之周旋,在大清,李鸿章当为洋务第一人!
最后,就是遇事找李鸿章总能处理妥当,甲午战争,大清败了,李鸿章出使日本,少赔了一亿两白银,八国联军侵华,要把慈禧作为祸首,李鸿章全力周旋,文武大臣死了数百,慈禧却没有在战犯名单上 。
当然了,他也有很多毛病,很多历史局限性 。譬如他并不清廉,任人唯亲,对外过于软弱等等 。但是在那样的晚清政治生态,连军队发工资,都要靠自己想办法的时代里,他若想干出一番事业,又怎么能独善其身?
就像大明的张居正,作为一个强人,若想力挽狂澜,大厦不倒,毁誉参半在所难免 。曾国藩之所以选择李鸿章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就是看中了李鸿章这一点,比他强,那就是:不惧人言,不惧非议,经世致用!


【李鸿章去世,慈禧听到后当场崩溃,足以证明李鸿章的地位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