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不投效强大的曹操?

导读:诸葛亮是刘备帐下的一名军师 , 他学识渊博、料事如神 , 这样一位完美的政治家、军事家 , 为什么不投效曹操和孙权 , 而唯独看中了走投无路的刘备呢?
网络配图

诸葛亮 , 琅邪国阳都县(今属山东沂南)人,从17岁起开始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 , 过着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 。他一方面博览群书、勤于思考 , 一方面拜师访友、广泛地与社会接触 。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 , 逐渐成为一名志向远大、学识渊博、关注社会、见解独到的青年才俊 。《三国志》记载 , 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将领乐毅 , 对此 , 邻居们都一笑了之 。但是 , 他的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相信 , 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天才 。
有这种眼光的还有两位长者——庞德公和司马徽 。这两位都是诸葛亮的老师 , 也是当时名震荆州的学术领袖 。他们的学生有很多 , 其中才智超群者不乏其人 , 但两位大师最欣赏的还是诸葛亮 , 称他为“卧龙” 。
古往今来 , 一直有很多人不明白 , 诸葛亮为什么不投效强大的曹操?在政治上 ,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 , 拥有政治优势 。在实力上 , 他统一了北方 , 兵多将广、钱粮充足 。在个人能力上 , 他堪称雄才大略 , 当时的政治家无人与他相比 。特别是在对待人才方面 , 曹操求贤若渴 , 三次颁布“求贤令” , 广纳天下贤才 。对此 , 天下读书人无人不知 。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 , 曹操是否知道有诸葛亮这个人 , 史书上没有记载 。但是诸葛亮对曹操肯定是早有了解 。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有着双重面孔的人 , 性格很复杂 。起初 , 他有匡扶汉室的志向与抱负 , 后来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 并最终做到了这一点 。曹操在看到民众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时 , 他会伤心落泪 , 并出台政策招抚流民 , 恢复生产、安定社会 。但是他也会因为父亲之死而迁怒他人 , 大肆屠杀几十万无辜百姓 。对待人才方面 , 他既可以连袜子也来不及穿就跑出去欢迎人才来访 , 也会因一些小事而翻脸无情 , 杀害跟随自己多年的老朋友 。诸葛亮对曹操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喜欢的 。
诸葛亮虽然不会投效曹操 , 但他一定考虑过孙权 。孙权文韬武略 , 胆识过人 , 不愧为一代豪杰 。他据有江东 , 兵精而粮足 。孙权爱惜人才 , 而且也与手下人相处得很好 。另外 ,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谨在孙权手下很受重用 , 有大哥的提携 , 诸葛亮在东吴应该是很有前途的 。
网络配图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不投效强大的曹操?】但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呢?史书上记载:赤壁大战前 , 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当时东吴的大臣张昭想留下诸葛亮 , 被他婉言谢绝 。后来有人问起其中的原因 , 诸葛亮说:“孙权当然是人中豪杰 , 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 , 他有可能会对我很好 , 但不会对我言听计从 。所以我不能留下 。”这是诸葛亮已经投靠刘备以后的事 。
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 , 有一处凉亭 , 名叫“抱膝亭” 。史书记载 , 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佐的明主 , 诸葛亮一直显得很茫然 , 每当早晨和傍晚 , 他都独自一人 , 在山林之中抱膝长啸 。当这位读书人倍感苦闷的时候 , 后来那个最赏识他、最可以发挥他才智的人——刘备 , 其实就在距离隆中不远的新野县城里 。当时 , 他也苦闷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