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继承了夏禹的王位( 二 )


网络配图
然而 , 在益和启的时代 , 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 。禹死后 , 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 , 夺取了领袖的职位 。关于这场斗争的经过 , 有记载说:“益代禹立 , 拘启禁之 , 启反起杀益 , 以承禹祀”;或说“古者禹死 , 将传天下于益 , 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还有说“禹授益 , 而以启为吏 , 及老 , 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 , 传之益也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 是禹名传天下于益 , 其实令启自取之”。总之 , 斗争很激烈 , 而几经波折 , “叛乱”的姒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 , 一度处于劣势 , 甚至被拘禁 , 终于因有姒禹的经营和培植 , 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 , 在拥护者的支持下 , 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 , 终于杀益 , 使启夺得领袖的权位 。
甘之战
启夺得领袖职位后 , 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 , 通报联合体内部各甘之战 部落和附近酋邦 , 争取支持者 , 以确立自己的统治 , 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启有钧台之享[。但是姒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 , 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 , 同样觊觎联盟最高权位的部落首领 , 以有扈氏为代表 , 公然表示不服从姒启作新的领袖 , 从而发生了姒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
网络配图
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或酋邦 。传说姒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 , “以行其教”的战争 。战前 , 姒禹在誓师之辞中说:“日中 , 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 , 且尔卿大夫庶人 , 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 , 予共行天之罚也 。”宣告要和有扈氏决一死战 , 标榜自己不是为了贪图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财货 , 而是代天行罚 。还传说:“昔禹与有扈氏战 , 三阵而不服 , 禹于是修教一年 , 而有扈氏请服 。”这些传说都反映姒禹与有扈氏之战 , 是一场权力之争 。有扈氏以其强大 , 意欲僭取联合体王权而起兵 , 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罚” , 而且将战争的手段与加强政教的手段结合 , 最终才战胜有扈氏 。姒启伐有扈 , 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禹伐有扈的继续 。
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两强相遇 , 因而打得十分激烈 , 但留下的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不多 , 主要是姒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 , 全文为:“大战于甘 , 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 , 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 , 怠弃三正 , 天用剿绝其命 。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左不攻于左 , 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 , 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 , 汝不恭命 。用命 , 赏于祖;不用命 , 戮于社 。”
网络配图
文中第一段介绍《甘誓》背景 , 是启在战于甘之前 , 召集左右高级官吏申明纪律约戒的誓师词 。“六卿”过去的解释多认为是六军之将 , 实际上“六卿”和“六军”都是周代以后出现的 , 是成书时借用的后代词汇 , 其所指当即下文中的“六事之人” 。在古文字中事和史是一个字 , 商代甲骨文中商王所称的“我史”、“朕史”、“东史”、“西史”等往往参与征战 , 所以夏后启召“六事之人”传达战争约戒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二段是誓师词全文 , 首先宣布有扈氏罪状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 意思是指责敌人上不敬天象 , 下不敬大臣 , 引起天怒人怨 , 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罚 。其次宣布军事纪律 , 命令部属各自奉行命令 , 忠于职守 , 努力战斗 , 还申命奉行命令者将在祖庙中受到奖赏 , 违背命令者 , 将在社坛前处死 。和伐三苗的《禹誓》相比 , 可见启时最高行政长官的权威是前一个历史时代无法相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