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的双重含义 绿色通道的含义( 五 )


一是在地级市县横向规划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内成立一个医联体,将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全部纳入服务范围 。建立医联体与分定点医院、定点医院、三级医院之间的转诊机制,实现发热等新冠肺炎感染相关症状患者的首诊和有序转诊 。
二是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在全省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与县级医院的对口帮扶机制,同时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提高农村地区的重症救治能力 。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作用,加强对辖区内特别是农村地区特殊人员的健康监测,按照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健康管理 。要充分发挥医联体二级以上医院的支撑作用,提高基层医生对高危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 。
四是明确分级诊疗流程,强化分级分类治疗 。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到具备相应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 。如果患者不具备转诊条件,对口帮扶医院将通过远程或派出专家组的方式指导治疗 。
问:医疗机构相关药品的储备和供应是否充足?能否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答:对于新冠肺炎感染者来说,无论是在家治疗还是住院治疗,药物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药物的准备很重要 。一方面要保证药品供应充足,另一方面要保证公平可及,让群众及时便捷地获得药品 。
为保证医疗机构用药,我们对医疗机构药品的配备作出了安排,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动态配备治疗新冠肺炎感染的对症药物、抗新冠肺炎小分子药物、解热镇咳药物等 。按照他们三个月的日常消耗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群的15%至20%动态配制相关中药和对症治疗药物,在人口密集地区酌情增加 。
随着近期患者增多,药品需求激增,部分地方和品种供不应求 。有关部门正千方百计推动企业快速扩能增产,增加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抗新冠肺炎小分子药物等重点药品的市场供应,优先保障医疗机构需求,尽快缓解部分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状况 。
合理安全用药也很重要 。我们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大力加强药品知识的普及,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用药的指导,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
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管”
法律程序是什么?
防控措施会带来哪些变化?
如何有效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雷正龙,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徐文伯,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
解读了一下 。
问:我国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分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目前甲、乙类传染病有哪些种类?
雷正龙:根据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危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目前法定传染病有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目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炭疽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
问: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在防控措施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雷正龙:在疫情防控方面,“乙A管”和“乙B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举报时限 。对于“乙类甲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于“乙乙乙类”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上报告 。
第二,隔离措施 。“乙A类”传染病对疑似病人、患者和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在指定场所对疑似病人、患者和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乙乙乙类”传染病需要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
第三,区域管理 。对发生过甲类(含乙类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采取隔离措施;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时,可采取限制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锁疫区等应急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