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有哪些 二十四孝有哪些不正确故事( 六 )


二、戏彩娱亲
原文:周老莱子,至孝 。奉二亲,极其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著五色斑烂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
诗赞: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闱 。
译文:周朝时有个老人叫莱子,非常孝顺 。他伺候二老双亲,总是极尽所能地做可口的甘美的食物 。他的年龄马上就七十了(古稀之年,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从来不在父母面前说老子 。他经常身穿色彩鲜艳的婴儿装,象婴儿一样在双亲身边戏昵 。有一次曾经在为老人端洗脚水时,故意假装跌倒,趴在地上,学小婴儿的哇哇哭声,逗老人开心 。
三、鹿乳奉亲
原文:周剡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剡子具以情告,乃免 。
诗赞: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
译文:周朝时有个人叫剡子,天性非常孝顺 。他的父母年纪大了,俩人的眼睛都患上了眼病,想吃野鹿的乳汁 。剡子于是穿上鹿皮做的衣服,进到深山密林里,混到鹿群当中,挤母鹿的乳汁拿回家供养双亲 。一次,猎人发现了他,以为是只失群的小鹿,便用弓箭瞄准准备射他,吓的他赶紧大喊说自己是为得到鹿乳而装扮成鹿的人,才逃过了一场大难 。
四、为亲负米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
诗赞: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
译文:周朝的仲由,表字子路 。(他是孔子的学生,他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野菜做的饭,他把自己的俸米从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家给双亲吃 。后来,双亲死了,子路当了大官,他到南方的楚地游学时,护卫车队达到一百辆,家里积攒的粮食上万钟(钟,一种容器,铁铸,容积约30斤),坐的时候座位上铺着几层厚厚的坐垫,吃饭时面前摆着各种食器和餐具 。面对此景,子路放下筷子叹息:“虽然如此,我宁愿还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野菜做的饭,继续为双亲从百里外背米回家供养,可惜再也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
五、啮指心痛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 。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 。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
诗赞: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
译文: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 。(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 。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
六、芦衣顺母
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以衣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紖 。父察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
诗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
译文:春秋时期鲁国的闵损,字子骞(孔子的弟子,以德孝著称),幼年时母亲就死了 。父亲续娶了后妻,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 。(冬天)继母给两个亲儿子穿着用棉花填絮做的冬衣,因为厌弃闵损,给他穿用芦花填絮的“绵衣” 。一天,父亲出门让闵损驾御马车,闵损因身体寒冷发抖,将缰绳坠落地上(因此被父亲鞭打,打破棉衣发现芦花) 。父亲得知闵损受到虐待后,要休掉后妻 。闵损求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孩子受冷;赶走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继母听说,立即悔恨知错,从此改过 。
七、亲尝汤药
原文: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
诗赞: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
译文:汉代第三个皇帝是汉文帝(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最初被封为代王 。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 。他即帝位后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给母亲服用的汤药,他要没有亲口尝过就不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重德治)以仁孝之名闻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