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私人写史,最大的局限就是材料有限,而且,很多该考证的东西没有条件进行考证 。就以《东都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纪》宋江条中的“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来说,就很有问题 。“淮阳军”、“京东”、“河北”几地相隔数千里,宋江在一月之间连犯几处,犯得过来吗?这就使得编《宋史》的人不得不把“河北”改为“江北”,可是,这一改,仍是不通,因为淮阳就在江北,说了淮阳,就不应该再提江北 。
《东都事略》卷一百三《侯蒙传》中的“横行河朔”、“居闲”、“起知东平府”等字样也被《宋史》改成了“横行齐、魏”、“居外”、“命知东平府” 。这么改是有原因的 。南宋时代,故事中的宋江是在河北抖威风的,而到了修《宋史》的元末,宋江的故事已被定型在山东了 。至于《东都事略》用“居闲”二字,是因为宣和三年侯蒙犯事被罢官,而修《宋史》者发现宋江是在宣和三年被张叔夜招降了,这说不通啊 。所以,改“居闲”为“居外”、改“起知东平府”为“命知东平府” 。
至于《东都事略》卷三百三《张叔夜传》,更是漏洞百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宋江突然袭来,劫巨舟十数,却不进不退,看张叔夜临时抓瞎,招募死士千人 。而且,张叔夜密伏海旁,海旁不就是沙滩吗?怎么密伏?然后宋江明知船只对自己的重要性,又视而不见,等船被烧,马上投降 。合理吗?《宋史》对此是做了大量的修改,但无论怎么修改,都去不了这个硬伤 。
“靖康之难”中,张叔夜严拒金军统帅的威胁利诱,陪二帝北行,到了宋、金两国之间的界河白沟,悲愤难抑,溘然辞世,堪称大英雄、大烈士 。人们基于对大英雄、大烈士的敬仰,就不断地挖掘的张叔夜“光辉事迹”进行不遗余力的颂扬和讴歌 。遗憾的是,张叔夜除了“死得光荣”之外,并无多少可圈点的事迹 。而“靖康之难”属于世纪奇祸,北宋灭亡,天下人民唏嘘流泪,所谓:“樵歌渔歌皆罢歇,时人纷纷说宣和” 。这种背景下,一本由说话人所创作的笔记体小说《大宋宣和遗事》应运而生,里面赫然出现了宋江三十六人聚义梁山泊、最后被张叔夜平定的情节 。
《宣和遗事》似讲史而非讲史,“辞近瞽史,颇伤不文”,明朝大学问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也说:“虽以宣和为名,而上集乃北宋之事,下集则被掳之事,首起如小说院本,是盖当时之人著者也 。”
也就是说《宣和遗事》其实是一种貌似讲史体的小说联缀,里面的故事多为虚构 。
网络配图
可由于《宣和遗事》的传播,宋江的名字被写进了《张叔夜家传》——具体来说,是《张叔夜家传》中的一个《以病乞致仕宫观箚子》 。看标题,该箚子的性质应该属于“病退申请书”但里面却出现了自吹自擂的“逮出守海壖,会剧贼猝至,偶遣兵斩捕,贼势挫创,相与出降”语句,极不合情理 。而且,纵观张叔夜一生,从无“致仕宫观”的记录,在“靖康之难”中,张叔夜就是在保卫宫观而身负重伤的 。也因为这重伤,在被俘北上途中,命丧白沟 。张叔夜死时,身无余物,则该箚子的来历可疑,当是后人托名伪作 。
其实,非止《东都事略》和《宋史》,其他诸如《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皇宋十朝纲要》等书都上了《宣和遗事》的当,会没头没脑地在书中来一句有关宋江的记录,但总是语焉不详、不得要领 。
如,《三朝北盟会编》卷五二引《中兴姓氏奸邪录》:“宣和二年,方腊反睦州……东南震动 。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讨之 。”卷二一二引《林泉野记》:“宣和三年,方腊反,光世别将一军自饶趋衢、婺,出贼不意,战多捷 。腊走入清溪洞 。光世遣谍,察知其要险,与杨可世遣宋江并进,擒其伪将相,送阙下 。”
- 揭秘曹操墓葬之谜:空墓134座尸身涂毒药
- 古代这四位堪称神一般的狙击手,薛仁贵竟然也是一个射手
- 虎牙龙神降临活动 虎牙年度神龙坐骑怎么弄
- 神舟五号成功降落在哪
- 朱砂和神砂是一种东西吗
- 神级御兽类似 类似御兽从零开始
- 美人鱼神秘面纱真的存在吗?
- 水浒中真的是老虎害死李逵母亲的吗?真凶到底是谁?
- 地球上最后的猎鹰部落:神奇的柯尔克孜族
- 水浒后传宋士骏 水浒后传宋士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