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冤案岳飞竟然不是最冤的( 三 )


网络配图
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子,向秦王进了谗言,将韩非子害死狱中
韩非子将“势”与法、术并列为王者经世治国必谙之道 。在其《难势》等篇章中对“任势”之理作了精辟的阐述 。近人有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也曾论及韩非子之“势” 。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文化最为辉煌壮观的一个时期 。韩非子是其中一朵奇葩 。
细读韩非子,你会为他气势之磅礴,视野之开阔,立论之缜密,引喻之精博而叹服 。秦始皇读了韩非子之书,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也!”韩非子到了秦国,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子,向秦王进了谗言,将韩非子害死狱中 。
第五案,名为“无兵造反案”
汉代韩信之死,最令人同情 。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对阵,常吃败仗,刘邦可说是“常败将军” 。高祖二年,刘邦率五十余万人伐楚,至彭城 。项羽率三万精兵击汉军,大破之,汉兵死者十余万人 。
刘邦带着数十人仓皇逃遁,一路上几次要将女儿推下车 。这一仗,刘邦的父亲和皇后也被项羽捉去 。高祖三年,刘邦被项羽包围在荥阳,弹尽粮绝,将军纪信假扮高祖模样诈降,刘邦率数十骑狼狈而逃 。刘邦收兵守成皋,又被项羽包围,复遁,逃入韩信军中,收韩信之军 。
汉代韩信之死,最令人同情
高祖四年,刘邦在广武被项羽伏弩射中胸部,假意摸着脚说,射中我指头了 。逢羽必败,我断定刘邦患有严重的“恐羽症” 。多亏有韩信在 。汉军出陈仓,就是“用韩信之计” 。以后井陉之战,充分显示了韩信的谋略和军事指挥天才 。收赵定齐,韩信立了大功 。杀死龙且,斩断项羽“臂膀” 。刘邦几次大败,末了从韩信那里收精兵,方能再战 。
井陉之战,充分显示了韩信的谋略和军事指挥天才
高祖五年,楚汉决战垓下 。开始韩信、彭越不到,刘邦大败,“深堑而守之” 。后来用了张良的妙计,愿与韩信、彭越“共天下”,把两人哄了来 。
垓下之战,据《史记》记载,“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整个战役,全由韩信指挥 。垓下之战实乃韩信之战 。呼风唤雨,波澜壮阔,四面楚歌,英姿飒爽的韩将军与拔山盖世的楚霸王在垓下谱写了一篇壮丽凄绝的英雄史诗 。
刚刚葬了项羽,刘邦就“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突如其来,夺了韩信的兵权 。好一个“共天下”,原是如此 。司马迁在写韩信传的时候,用了很大一段文字描写蒯通劝韩信自立为王:楚、汉相争三年,在京、索之间相持不下,兵疲民困,刘邦与项羽双方都无力“息天下之祸” 。唯有韩信接连打胜仗,兵强马壮,且“据强齐,从燕、赵”,正好“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这一段文字,十分精彩,恰似诸葛亮《隆中对》的最早版本 。这一段文字以后又被司马光引用 。何以司马迁要用大段文字记这件事?我猜太史公对韩信暗存同情之心 。
韩信深信刘邦,执迷不悟
蒯通又引了“兔死狗烹”,文种被害的故事告诫韩信,但韩信深信刘邦,执迷不悟 。结果韩信没有逃脱“兔死狗烹”的结局 。都说韩信是死於吕后和萧何之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对此十分怀疑 。猜忌—削权—杀头,是功臣枉死的三部曲 。韩信功高,有奇谋,善用兵,刘邦岂能容他 。韩信之后,彭越、琼布也为刘邦所害 。聪明的张良,深知“兔死狗烹”之理,托言辟谷,跑到深山里去避祸 。辟谷原是聪明人用自残的方式以达避祸之目的的方法,后人不知就里,引张良的例子学而习之,自残其身,实在是谬以千里 。可以说,韩信被杀是必然的 。无兵造反,自取灭亡谋杀韩信,刘邦不在现场,但他可以用嘱言或锦囊的方式,把这件事做的巧妙一些 。在许多罪案中,主谋不亲自出面是常有的事 。说韩信谋反,不但奇怪,也不合逻辑 。作齐王时,实力强大,蒯通一劝再劝,坚决不反;当了楚王,仍有一定实力,也不反;只待一个兵都没有的时候才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