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不传儿子而传弟弟?( 三 )


赵光义和赵普所公布的“金匮之盟”,人们称其为“独传约”,即由赵匡胤传位赵光义,一传而止 。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的,可称其为“三传约”,即赵匡胤传位赵光义,赵光义传位赵廷美,赵廷美传赵德昭 。有此三传,皇位仍回太祖一系,既保证了国有长君,又能让赵匡胤荫及子孙 。
至此,“金匮之盟”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一切不合情理、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都有了答案 。
正因为原始盟约是“三传约”,所以赵光义即位之初,老谋深算的赵普才不急于打出这张王牌 。试想,赵光义刚刚即位,肯定不可能马上下手翦除弟弟和两个侄子,他需要作秀,需要时间巩固权力,同时还需要等待下手的时机 。而赵普正是看到了这些,才不愿意过早打出这张牌,因为这是决定他后半生命运的唯一的政治资本,仓促出牌或许能献媚于一时,但不能保富贵于一世 。所以他宁愿选择继续隐忍,和赵光义一样默默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
网络配图
机会终于出现在太平兴国六年 。当赵光义决定动手除掉赵廷美的前一刻,赵普毅然抛出深藏了20年的“三传约” 。
真实的“金匮之盟”出现在这一刻,除了谄媚外,更多的已具有了要挟的意味 。试想,如果赵普孤注一掷独自公开“三传约”,那赵光义就会陷入完全被动的境地,无论如何都要把皇位传给赵廷美 。赵普当然不会做出这种两败俱伤的事情,但是他不做不等于他没有这么做的资本 。所以,当赵光义打开金匮后赫然发现对他极为不利的“三传约”时,其惊骇是可以想象的 。这时候,他甚至会感激赵普,因为赵普一直替他保守着这个惊天的秘密 。所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皇帝的赵光义才会主动向这个宿敌抛出橄榄枝,并且诚恳地道歉,随后又将他擢升 。也正为此,赵光义才会向赵普发出试探:既然你给我看的这份盟约是“三传约”,那依你的意思皇位以后该怎么传?
赵普回答得非常漂亮,既不失自己长期以来所坚持的立场,更是坚定地表明自己此刻绝对是赵光义的同盟 。而且使赵光义非常满意,再度感动不已,所以忍不住跟赵普吐露了一句心里话:“朕几欲诛卿!”至此,这对多年的老冤家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
既然两人都认为“三传约”是不合理的,那要怎么办?一个字—改!于是,记载着“三传约”的“金匮之盟”,经过赵光义和赵普的篡改,公之于众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独传约” 。也就是说,最重要的原始内容被删掉了!
半年之后,赵光义和赵普便联手展开了打击赵廷美的行动,直到将他迫害至死 。当然,出于利益的交换,赵光义不得不把自己的心腹、赵普的政敌卢多逊出卖了,让他和赵廷美一起殉葬 。
综上所述,“金匮之盟”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而是经过改造的政治赝品 。该盟约订于建隆二年,原始内容是“三传约”,目的是既保证国有长君,最后帝位又传回赵匡胤一系 。而太平兴国六年公布的“金匮之盟”,则经过了赵光义和赵普的篡改,最重大的改动就是把“三传约”改成“独传约”,目的是既维护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又除掉其他潜在的皇位继承人,保证赵光义帝位的一脉单传 。